[实用新型]一种电传动矿用自卸车车架后尾座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4780.6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7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修孝廷;孟庆勇;戈超;张杰山;谢和平;董磊;王政;刘强;张超;冯汉队;宁冉;陈宁;张淼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9 | 分类号: | B62D21/09;B62D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耿英;董建林 |
地址: | 221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动 卸车 车架 后尾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传动矿用自卸车车架后尾座结构,属于自卸车车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矿用自卸车是露天矿山开采和大规模土方建设中的关键设备,是用于矿石或土方运输的专业设备,具有载重大、工作效率高等特点。目前矿用自卸车有着朝大型化、巨型化发展的趋势,对矿用自卸车的承载结构强度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矿用自卸车的车架作为整车的基体,其它各部件和货物的载荷均施加在车架上,导致车架同时承受重力、冲击载荷、扭转载荷和交变载荷的作用,因此要求车架具有很好的刚度、强度和抗疲劳等特性。
矿用自卸车的车架由一对纵梁和多个横梁组成,横梁与纵梁一起构成车架的封闭结构。后尾座就是其中一组横梁,处于这个车架尾部,连接左右纵梁并起到封闭整个车架的作用,其上部与货厢铰接作为货厢的回转中心,下部与两个后悬挂油缸和一个横拉杆在垂直和横向上连接着后桥。不但要支撑货厢,还要将车架的受力通过后悬挂油缸传递给后桥,是整车受力最复杂的部件,因而后尾座对矿用自卸车的可靠性、耐久性、行驶安全性的影响极大。目前自卸车车架的后尾座一般由钢板与无缝抗扭钢管拼焊而成,由于焊道较多,并且随着目前自卸车的载重量越来越大,在使用过程中常发生焊道开裂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大载重量电传动矿用自卸车车后尾座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弯曲载荷、扭转载荷和冲击载荷,减少受力集中区域的应力集中,避免结构件断裂破坏,延长自卸车车架使用寿命,同时满足各种功能需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传动矿用自卸车车架后尾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右尾座铸件、带有横拉杆座孔的左尾座铸件;
右尾座铸件与左尾座铸件上分别具有一相配合的圆柱形筒体,右尾座铸件与左尾座铸件通过圆柱形筒体上的对接坡口进行对接并焊接在一起形成后尾座;
后尾座通过右尾座铸件与左尾座铸件中的外侧板插入车架纵梁内侧,经一转接板与纵梁上点焊的垫板进行焊接。
右尾座铸件与左尾座铸件至少其中一个的对接坡口处沿圆周设置一圈的铸造垫板。
右尾座铸件与左尾座铸件焊接在一起形成后尾座后,在右尾座铸件及左尾座铸件的外侧板上分别对应开设货厢铰接孔、后悬挂油缸铰接孔。
右尾座铸件与左尾座铸件均铸造成型。
右尾座铸件与左尾座铸件上的圆柱形筒体与外侧板间的过渡均为铸造成型的圆弧过渡。
在右尾座铸件与左尾座铸件的外侧板上铸造时留出的工艺孔处设置盖板进行封闭。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左尾座铸件2和右尾座铸件1的圆柱形筒体按照相对位置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后尾座结构;之后再将整体的后尾座通过转接板和垫板可以很方便地焊接到车架纵梁上,成为车架的一部分;此种后尾座结构,在焊接位置避开了高应力区域,使用大圆弧过渡减少了结构的突变,使车架可以承受在不平路面上产生的扭转、弯曲和冲击,提高了车架的整体刚度、强度和抗疲劳特性;并且定位拼点工艺简单,容易控制焊接变形,容易调整左、右尾座铸件间及整体后尾座与纵梁间的对接焊缝,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安装工艺;后尾座中的货厢铰接孔、横拉杆铰接孔、后悬挂油缸铰接孔及其端面可以在后尾座组件中加工,容易保证孔及其端面的相对位置和精度,在小组件中精加工,加工容易,周期短,成本底,也容易组织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架后尾座结构的安装其他部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尾座与车架纵梁对接安装处I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尾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尾座铸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尾座铸件示意图;
图中:1.右尾座铸件,2.左尾座铸件,3.盖板,4.转接板,5.垫板,6.车架纵梁,7.货厢,8.后悬挂油缸,9.横拉杆,11和21为铸造垫板,12和22为货厢铰接孔,13和23为后悬挂油缸铰接孔,14和24为圆柱形筒体的对接坡口,15和25为受力复杂区域的过渡大圆弧,26.横拉杆铰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47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评估计算机系统老化的方法
- 下一篇:传输测试数据的方法、设备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