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芦苇根去毛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5909.5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9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袁成宇;曾红升;廖宇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228 ***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芦苇 根去毛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特别涉及一种芦苇根去毛机。
背景技术
芦苇,多年生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地下具粗壮的匍匐根状茎生长于池沼、河岸、河溪边多水地区,广布于全国温带地区,其根状茎叫做芦根,中医学上入药,性寒,味甘,功能清胃火,除肺热,有健胃,镇呕,利尿之功效,近年来又发现芦苇根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与扩散,使芦苇根需求量大增。初收的芦苇根表面覆着一层薄衣和根须,需要去掉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其药用价值,目前主要由人工火烧再擦洗,费时费力且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芦苇根去衣与根须的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芦苇根去毛机,旨在提高芦苇根去衣和去除根须的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芦苇根去毛机由喂料斗5、输送抛起装置,电机1、变速器2、喷火装置、冷却喷嘴12以及机架4组成。所述芦苇根去毛机的喂料斗设置在整机的左上方,喂入量可以通过喂料斗下方的开关控制;输送抛起装置主要由孔式逐稿器11、主动曲轴6、从动曲轴10以及皮带3组成,主要将从喂料斗5进来的芦苇根抛起并向外输送,孔式逐稿器前高后低安装,通过主动曲轴6和从动曲轴10连接在机架4上,其工作原理为:皮带3带动主动曲轴6转动,从而带动孔式逐稿器11前后抛动,再带动从动曲轴10与主动曲轴6同步运动,从喂料斗5进入的芦苇根在孔式逐稿器11的上面进行抛送翻转与前进;电机1为所述芦苇根去毛机提供抛送动力;变速器2调节孔式逐稿器11的运动与抛送速度;喷火装置由一级喷火嘴7和二级喷火嘴9组成,一级喷火嘴7和二级喷火嘴9火力大小可以调节,且可以在垂直方向上调节与孔式逐稿器11的相对位置;冷却喷嘴12设置在二级喷火嘴9的正后方;芦苇根出口13设置在孔式逐稿器11的末端;杂质出口14设置在孔式逐稿器11的正下方;一级喷火嘴7、二级喷火嘴9和冷却喷嘴12安装在机壳8的上面。
附图说明
附图为芦苇根去毛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电机2.变速器3.皮带4.机架5.喂料斗6.主动曲轴7.一级喷火嘴8.机壳9.二级喷火嘴10.从动曲轴11.孔式逐稿器12.冷却喷嘴13.芦苇根出口14.杂质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芦苇根去毛机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只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实例。
本发明提供的芦苇根去毛机的工作过程可以表述为:首先开启电机1,通过变速器2和皮带3带动孔式逐稿器11运动,当经过一定时间晾干的芦苇根通过喂料斗5进入到芦苇根去毛机的孔式逐稿器11上时,由于电机1、变速器2、主动曲轴6和从动曲轴10的共同作用,孔式逐稿器进行连续的抛送往复运动,落入其上的芦苇根则进行翻滚前抛的复合运动,当芦苇根运动至一级喷火嘴7下面时,由于与一级喷火嘴7喷出的火焰进行了一定时间的接触,则芦苇根上的薄衣与根须被烧掉,当芦苇根抛送至二级喷火嘴9下面时,刚好大部分下层的芦苇根翻至上层,则同样在二级喷火嘴9火焰的作用下使芦苇根上的薄衣与根须被烧掉,为防止芦苇根在去衣和根须的过程中被过度烤干,在孔式逐稿器11右上后方的冷却喷嘴12会在芦苇根抛离出口之前进行气流冷却,最后冷却的芦苇根通过芦苇根出口13流出并进行收集,在去衣和根须的过程中烧掉的杂质以及各种灰烬通过孔式逐稿器11上的孔隙落下后从杂质出口14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59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