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磷酸酯淀粉的循环热油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8112.0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0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冯鹰;乐雅婷;张世孙;涂念;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博世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C08B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5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酯 淀粉 循环 热油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热油输送装置,具体是一种磷酸酯淀粉的循环热油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磷酸酯淀粉是羧基与磷酯生成的一种酯衍生物,淀粉磷酸酯一般以钠盐形式存在,在水溶液中解离而带负电荷,属于负离子淀粉衍生物,食品级产品可用作增稠剂、稳定剂、乳化剂及用于火腿肠等肉食加工,其具有良好的分散乳化和抗老化能力对上浆过程中温度表现较大的适应范围,粘度稳定、流动性好,浆膜透明、较强韧、富有弹性、分绞容易、耐磨性强、且容易退浆;磷酸酯淀粉在生产过程中,导热油温度经常超过工艺温度,不好控制,劳动效率低,并且影响磷酸酯淀粉正常生产和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酸酯淀粉的循环热油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磷酸酯淀粉的循环热油输送装置,包括反应釜、环形回油总管、环形出油总管和循环系统,所述反应釜内设有加热夹层,反应釜外设有保温层,反应釜的釜壁的上端开设有若干回油孔,回油孔连接有回油分管,回油分管连接有环形回油总管,环形回油总管连接有水平回油管;反应釜的釜壁的下端开设有出油孔,出油孔连接有出油分管,出油分管连接有环形出油总管,环形出油总管连接有水平出油管,水平出油管和水平回油管之间设有循环系统以形成外循环闭合回路;所述循环系统包括蠕动泵、加热器和热油滤清系统,蠕动泵、加热器和热油滤清系统依次串联。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为钛合金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夹层上端连接有补油孔。
进一步的,所述补油孔连接有油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夹层上端连接有补油孔,保证导热油始终充满加热夹层,导热油在加热夹层内循环加热物料;循环系统用于将加热夹层内的导热油循环到反应釜外,经过再次加热,同时滤清后后再送回釜内,始终保持反应釜内温度不变一致;有效的解决了磷酸酯淀粉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导致导热油易碳化、易分解等问题,使反应温度精确、可调,不仅提高了反应效率,而且该加热方式能保证导热油恒温,极大的延长导热油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磷酸酯淀粉的循环热油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磷酸酯淀粉的循环热油输送装置,包括反应釜1、环形回油总管33、环形出油总管37和循环系统4,所述反应釜1内设有加热夹层11,反应釜1外设有保温层2,反应釜1的釜壁的上端开设有若干回油孔31,回油孔31连接有回油分管32,回油分管32连接有环形回油总管33,环形回油总管33连接有水平回油管34;反应釜1的釜壁的下端开设有出油孔35,出油孔35连接有出油分管36,出油分管36连接有环形出油总管37,环形出油总管37连接有水平出油管38,水平出油管38和水平回油管34之间设有循环系统4以形成外循环闭合回路,循环系统4用于将加热夹层11内的导热油循环到反应釜1外,经过再次加热,同时滤清后后再送回釜内,始终保持反应釜1内温度不变一致;所述循环系统4包括蠕动泵41、加热器42和热油滤清系统5,蠕动泵41、加热器42和热油滤清系统5依次串联;所述加热夹层11上端连接有补油孔12,保证导热油始终充满加热夹层11,导热油在加热夹层11内循环加热物料。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博世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博世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81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