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按摩背心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8166.7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9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锐;韩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锐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A61H7/00;A61H1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杜文娟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按摩 背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理疗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按摩背心。
背景技术
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中医上多利用“开璇玑”、“推膻中”等推拿手法来很好的治疗咳嗽,且推、擦背部两侧的膀胱经能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但是,当患者多时,推拿医生精力有限,往往会感到疲惫,并且采用人工推拿按摩,两种推拿方式不能同时进行,效率低,并且患者不能在家中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按摩背心。
一种新型按摩背心,包括相互连接的前半部和后半部,
所述前半部包括背心面层A、柔性膜A以及设置在所述背心面层A内部的前胸按摩装置,所述前胸按摩装置包括导轨A、运动装置A以及按摩装置A,所述运动装置A设置在所述导轨A上,所述运动装置A包括车体A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A内的驱动装置A,所述按摩装置A设置在所述运动装置A上,所述按摩装置A包括电机A和设置在所述电机A输出轴上按摩头A,所述背心面层A为腔体,所述背心面层A内部一侧设置有所述柔性膜A,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前胸按摩装置,所述按摩头A与所述柔性膜A接触;
所述后半部包括背心面层B、柔性膜B以及设置在所述背心面层B内部的后背按摩装置,所述后背按摩装置包括导轨B、运动装置B以及按摩装置B,所述运动装置B设置在所述导轨B上,所述运动装置B包括车体B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B内的驱动装置B,所述按摩装置B设置在所述运动装置B上,所述按摩装置B包括电机B和设置在所述电机B输出轴上按摩头B,所述背心面层B为腔体,所述背心面层B内部一侧设置有所述柔性膜B,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后背按摩装置,所述按摩头B与所述柔性膜B接触。
所述驱动装置B包括电机C,所述电机C上设置有带轮A,所述车体B前轴设置有带轮B,所述带轮A与所述带轮B上设置有同步带A,所述驱动装置A包括电机D,所述电机D上设置有带轮C,所述车体A前轴设置有带轮D,所述带轮C与所述带轮D上设置有同步带B。
所述导轨B和所述导轨A的横截面为“凸”型。
所述前半部与所述后半部的上侧设置有肩带。
所述前半部与所述后半部的两侧设置有系带。
所述按摩头A与所述按摩头B上设置有半圆形凸起。
所述背心面层A和所述背心面层B两侧设置有挡布。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是对上身的按摩,将上身按摩分成前胸部按摩和后背部按摩两部分,其中,前胸部按摩的轨道按照人体胸腔的形式设计,在轨道上设计能运动的装置,在运动装置上设置按摩装置,以此实现边移动边按摩的目的,其中,后背部的按摩轨道按照脊柱两侧对称设计,也是在轨道上设置能运动的装置,在运动装置上设置按摩装置,以此实现边移动边按摩的目的。
通过试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实用性强,能在家中对身体进行按摩;本设置将按摩装置设置在背心内,按摩装置综合了中医推拿中“开璇玑”、“推膻中”和“推、擦膀胱经”等部分操作方式,能起到化痰止咳、疏经通络、调整脏腑功能的功效;采用本实用新型,开璇玑、推膻中的部分操作方式和推、擦背部两侧的膀胱经等推拿手法可以同时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中医推拿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去掉挡布后的前半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前胸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车体A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去掉挡布后的后半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后背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车体B内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前半部;2、后半部;3、背心面层A;4、柔性膜A;5、前胸按摩装置;6、导轨A;7、运动装置;8、按摩装置A;9、车体A;10、驱动装置A;11、电机A;12、按摩头A;13、背心面层B;14、柔性膜B;15、后背按摩装置;16、导轨B;17、运动装置B;18、按摩装置B;19、车体B;20、驱动装置B;21、电机B;22、按摩头B;23、电机C;24、带轮A;25、带轮B;26、同步带A;27、电机D;28、带轮C;29、带轮D;30、同步带B;31、肩带;32、系带;33、凸起;34、挡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锐,未经张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81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种功能中医理疗床
- 下一篇:一种快速高效针灸定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