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板栅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8354.X | 申请日: | 2016-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2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国;谢旭东;黄连清;刘贵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闽华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73 | 分类号: | H01M4/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44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极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蓄电池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板栅。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的发展非常迅速。在所有的二次电池中,铅酸蓄电池以其性能稳定、价格低廉、废品可回收再利用等优势,目前仍占据二次电池商业化领域的主导地位,影响铅酸蓄电池寿命的因数很多,在通常情况下,板栅是影响整个铅酸蓄电池寿命的最关键因数之一,在酸性环境下,电池的正极板栅,无论电池是在充电还是在静止的情况下均会发生腐蚀,极端情况下,当电池长期工作在高温、过充电的环境,电池的正板栅将会在短时间发生腐蚀、甚至断裂而导致板栅的性能降低,腐蚀后的板栅无法承载电流,从而使极板失了导电的功能,电池极板中的板栅无法正常导电,极板上的铅膏将会快速发生软化、脱落现象,并最终造成电池快速失效,普通装配的电池使用3-5年后,解剖失效后的电池,对正板栅进行观察后发现,板栅的纵向筋条基本正常,而靠近两侧边框的横筋条却明显发生腐蚀、断裂现象,特别是在循环充放电环境下使用的电池,上述现象更为明显,且越靠近两侧边框的横筋条,其腐蚀程度越严重,横向筋条的腐蚀导致整个电池充放电性能下降并最终导致整只电池失效,在传统技术中,例如申请号为201220361155.4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板栅本体,所述的板栅本体由碳纤维材料构成,在板栅本体上涂有正极铅膏,构成正极板,在板栅本体上涂有负极铅膏,构成负极板,该专利虽然可减少铅的用量以达到减排的目的,但其基板为固定板形式存在,在使用一定时间后,正负极板连接板栅的筋条会发生量变,且在装配板栅时,基板的高度和宽度均为固定值,高度和宽度不可调节,装配过程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板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板栅,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顶端设有极耳,所述基板包括横梁和竖梁,所述横梁通过直角板与竖梁相连,所述横梁、竖梁和直角板的正面均设有装配孔,所述横梁和竖梁的中心部位均设有伸缩板,所述基板的正面内框的横向和纵向分别设有多组横向筋条和竖向筋条,所述横向筋条和竖向筋条的正面上下两端均设有锥形扇叶。
优选的,所述装配孔的顶端设有凹边。
优选的,所述锥形扇叶的底端宽度不小于0.5mm。
优选的,所述横向筋条和竖向筋条的数量均不小于7组。
优选的,所述装配孔的间距不小于0.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铅酸蓄电池极板板栅,通过横向筋条、竖向筋条和锥形扇叶的配合,使横向筋条和竖向筋条在长时间使用后表面两端发生腐蚀和断裂的显现发生,在循环充放电环境下使用,提高了电池的整体实用效果,通过横梁、竖梁和直角板的配合,使板栅在装配过程中可调节基板的高度和宽度值,方便了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直角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凹边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锥形扇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板,101、横梁,102、竖梁,2、极耳,3、竖向筋条,4、伸缩板,5、横向筋条,6、直角板,7、装配孔,8、凹边,9、锥形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闽华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闽华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83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