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加工纸涂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9535.4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2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琦;濮杰;王幸;杨静;杜亚妮;康向博;高星驰;何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23/34 | 分类号: | D21H23/34;D21H23/3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黄飞隆 |
地址: | 3244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加工 纸涂布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涂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加工纸涂布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特种纸产业的发展,涂布纸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产品也更加多样化,因而对涂布机的涂布方式的要求也多样化,例如一机多用功能的涂布机,或者能实现多次涂布的涂布机。
但目前市场上的涂布机涂布方式比较单一,只能实现一次涂布,若要实现多次涂布或多种材料的涂布时,就需要一台涂布机进行反复操作或者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涂布机,这样不仅占地面积大,耗费人力和物力,降低工作效率,这样的配置已无法满足当今飞越发展的涂布纸市场的需求。
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此方向上进行了研究,使一台涂布机能实现多种涂布方式的结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加工纸涂布机,使一台涂布机能实现多种涂布方式的结合,具有一机多用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组合式加工纸涂布机,包括沿纸张走向依次相连的浸渍底涂系统、涂布系统、卷纸系统,所述浸渍底涂系统包括沿纸张走向依次设置的搁纸架、自动接纸退纸装置、第一缓冲棍、第一牵引辊,所述第一牵引辊的出纸端同时连接至浸渍机构和底涂机构,所述浸渍机构和底涂机构的出纸端连接至第一干燥设备;所述浸渍机构包括浸渍箱、浸渍棍和挤压棍;所述底涂机构包括底涂箱、第一上料棍、第一刮刀背棍。
现有技术中,涂布机涂布方式比较单一,只能实现一次涂布,本实用新型中的涂布机,将浸渍底涂系统、涂布系统、卷纸系统进行整合,提高了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中将浸渍机构与底涂机构进行整合,浸渍机构设于整套系统的上层,底涂机构设于整套系统的下层。纸张经过第一牵引辊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进行浸渍操作或底涂操作,浸渍或底涂可直接将纸送入干燥设备中,实现了一机多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涂布系统包括沿纸张走向依次设置的第二牵引辊、涂布箱、第二上料棍、第二刮刀背棍,所述第二刮刀背棍的出纸端连接至第二干燥设备,第二干燥设备的出纸端通过第三牵引辊连接至背胶机构,所述背胶机构包括背胶压辊、背胶计量辊、背胶上料棍,所述背胶上料棍的出纸端连接至第三干燥设备。
纸张从第一干燥设备出来后,可接着进行涂布操作与背胶操作,流程紧凑,提高了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卷纸系统包括沿纸张走向依次设置的调态缸、软压光装置、卷纸缸,可方便的进行压光、卷纸操作,提高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将浸渍底涂系统、涂布系统、卷纸系统整合在一起,同时在浸渍底涂系统中同时设有浸渍机构与底涂机构,可选择性的进行浸渍或底涂操作,实现了多种涂布方式的结合,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浸渍底涂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涂布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卷纸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见图1至图4,组合式加工纸涂布机,包括沿纸张走向依次相连的浸渍底涂系统、涂布系统、卷纸系统,所述浸渍底涂系统包括沿纸张走向依次设置的搁纸架1、自动接纸退纸装置2、第一缓冲棍31、第一牵引辊41,所述第一牵引辊41的出纸端同时连接至(指从该出纸端出来的纸张连接至,下同)浸渍机构和底涂机构,所述浸渍机构和底涂机构的出纸端连接至第一干燥设备71;所述浸渍机构包括浸渍箱51、浸渍棍5和挤压棍6;所述底涂机构包括底涂箱95、第一上料棍91、第一刮刀背棍81。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涂布系统包括沿纸张走向依次设置的第二牵引辊42、涂布箱96、第二上料棍92、第二刮刀背棍82,所述第二刮刀背棍82的出纸端连接至第二干燥设备72,第二干燥设备72的出纸端通过第二缓冲棍32、第三牵引辊43连接至背胶机构,所述背胶机构包括背胶压辊10、背胶计量辊11、背胶上料棍12,所述背胶上料棍12的出纸端连接至第三干燥设备73。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纸系统包括沿纸张走向依次设置的调态缸13、软压光装置14、卷纸缸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95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置板道床用剪力铰装置
- 下一篇:纸张成型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