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位式辐射空调末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1183.6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9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念平;何颖东;章文杰;顾昭阳;王春磊;周淋萱;潘楚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舒欣;宁星耀 |
地址: | 41008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位式 辐射 空调 末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末端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工位式辐射空调末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以及现代建筑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相关功能设备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空调作为现代建筑室内环境的调节设备,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之中。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作为空调系统与室内人员活动区域直接相关的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拥有更为舒适的室内生活和工作环境,人们对空调系统末端装置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例如减小空调末端设备对建筑实用空间的占用、降低空调末端的运行噪音、空调末端的布置形式应更加灵活等。
相比传统的对流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辐射空调系统末端装置能形成更为舒适的室内环境,且具有更大的节能潜力。同时辐射空调末端对建筑空间高度的占用较小,运行时无运动部件,不会产生噪音,降低人体的吹风感,其形成的室内温度场较均匀,布置方式灵活多变。而对于较大的空间,辐射空调系统末端装置优势更为明显。
但现有的辐射空调系统末端装置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常见的辐射板式末端装置,在安装时可以代替吊顶,但其供冷量不足以使室内温度达到设计要求。对此最经常的改进方法是增设辅助对流空调系统或增加辐射板面积。然而现有的辐射空调系统末端装置经过改进后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室内人员与辐射板面或辐射墙面相距较远或受到室内家具等遮挡时,辐射传热效果差,人员舒适性降低;2、采用辐射空调时,辐射面容易出现结露现象,必须要求辐射板进水水温高于室内露点温度,因此降低了供水温度与室内设计温度之间的温差,从而减少了辐射板单位面积的辐射换热量,很可能最终无法达到室内设计温度;3、辐射空调末端占用了墙面或吊顶的位置,影响其他管线或设备的布置,一旦出现问题也难以维修或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辐射传热效果好,换热效率高,防结露能力强的工位式辐射空调末端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位式辐射空调末端装置,包括工位桌,所述工位桌包括桌面和对工位进行围合与分隔的隔板;所述桌面和/或隔板内布置有可通冷热水的管路,所述管路贴附于朝向人体传热的一侧,管路包括总供水管和总回水管,所述总供水管上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与总供水管相连;所述总回水管上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与总回水管相连;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设有多根支管,支管一端与进水管相连,另一端与出水管相连。
进一步,所述进水管通过第一连接软管与总供水管相连;所述出水管通过第二连接软管与总回水管相连。
进一步,所述工位桌为单工位,所述隔板内背离人体传热的一侧设有保温隔热层,所述保温隔热层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隔板背离人体一侧的表面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反光防火材料层、装饰涂层和憎水材料涂层;隔板朝向人体一侧的表面由内至外依次设有装饰涂层和憎水材料涂层;所述桌面表面由内至外依次设有装饰涂层和憎水材料涂层。
进一步,所述工位桌为双工位,所述隔板背离人体一侧的表面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反光防火材料层、装饰涂层和憎水材料涂层;隔板朝向人体一侧的表面由内至外依次设有装饰涂层和憎水材料涂层;所述桌面表面由内至外依次设有装饰涂层和憎水材料涂层。
进一步,所述支管呈U形状。
进一步,所述总供水管和总回水管上均设有用于关断管路或调节水流量的阀门,阀门与供水管或回水管熔接、旋接或插接。
进一步,所述隔板和桌面通过带有卡槽的支架进行固定。
进一步,所述支架底部通过螺钉或螺栓安装有支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将辐射式空调末端与工位桌结合,冷热水(或其它冷热媒质)流经隔板或桌面内的管路时,冷热量直接通过隔板或桌面以辐射的形式与外界换热,隔板和桌面与使用者的距离非常接近,能够降低辐射面与室内其他物体表面换热的热损失,辐射传热效果好,换热效率高;在供热时可降低供水温度、供冷时可提高供水温度,能够降低结露风险;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更换操作灵活,有效减少安装空调末端装置对室内装修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部放大的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的Ⅱ部放大图。
图5是图1的Ⅲ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11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窗式新风净化器高度适配装置
- 下一篇: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