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液位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1440.6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4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陈朱峰;胡启生;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浙达精益机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30 | 分类号: | G01F23/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液位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多功能液位计,尤其是涉及了一种多功能液位计。
背景技术
磁致伸缩液位计是目前使用于油库等罐储设备中测量液位及油位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具有精度高,多液面测量,实时响应高,抗干扰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其他类型液位计所不能同时具备的优点。但随着人们对液位计的要求提高,单独只能测量液位的液位传感器已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液位计具备除测量液位以外的功能,且不影响液位测量功能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液位计,具备测量液位、温度、密度、压力等多种测量数据的功能,且能方便地组合多种测量功能进行测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在法兰盘上安装有采集器、磁致伸缩液位计组件和带有至少一个功能模块的多功能模块组件,根据测量需求的增加或者减少功能模块的数量。
所述的磁致伸缩液位计组件包括竖直安装在法兰盘上的液位计探测杆,液位计探测杆通过液位计锁紧螺母与法兰盘连接固定,液位计探测杆上套有两个浮球,液位计探测杆底端固定有重锤,液位计探测杆顶端位于法兰盘之上并连接有采集器;所述的多功能模块组件包括竖直安装在法兰盘上的多功能支杆以及功能模块和模块终端,多功能支杆通过多功能模块锁紧螺母与法兰盘连接固定,多功能支杆底端安装有模块终端,多功能支杆底端与模块终端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功能模块,相邻功能模块之间、功能模块与模块终端之间和功能模块与多功能支杆底端之间通过快速串联接头快速安装;多功能支杆顶端位于法兰盘之上,多功能支杆内部中空安装有数据线缆,数据线缆下端连接各个功能模块,数据线缆上端连接到法兰盘上方的采集器,采集器经通讯线缆连接到外部。
所述的多功能支杆底端具体结构为:多功能支杆内部装有处理电路,多功能支杆底端与连接螺母密封固定连接,连接螺母外壁面具有螺纹,处理电路底端连接有快速串联接头,快速串联接头向下穿出连接螺母底端面,连接螺母底端面设有压接密封圈。
所述的功能模块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外壳内的功能模块电路板和探头,外壳顶端面开孔,孔内壁具有与连接螺母外壁面配合的螺纹,孔内装有与快速串联接头配合的内孔接头,内孔接头与功能模块电路板连接,功能模块电路板与探头,探头伸出到外壳侧部与外界相通的开槽中;外壳底端与连接螺母密封固定连接并设有压接密封圈,功能模块电路板底端连接有快速串联接头,快速串联接头向下穿出连接螺母底端面,与下一个功能模块或模块终端相连。
所述的传感器为用于测量密度的音叉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者温度传感器等。
所述的模块终端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在外壳内的内孔接头、终端电阻和重物,外壳顶端面开孔,孔内壁具有与连接螺母外壁面配合的螺纹,孔内装有与快速串联接头配合的内孔接头,内孔接头与终端电阻形成端部电路,在外壳底端填充有重物。
所述的液位计探测杆内部沿轴向间隔安装有多个温度传感器。
所述的两个浮球的密度不同。
通过液位计锁紧螺母和多功能模块锁紧螺母分别调整液位计探测杆和多功能支杆在法兰盘的安装高度。
所述的模块终端的质量可进行调整,通过替换不同质量的模块终端的质量,使得多功能支杆及其上功能模块不受液体的轻微晃动影响。
多功能模块组件中的功能模块可任意组合,多功能模块组件中的功能模块可以是不带有传感器的结构,也可以是仅起到延长定位作用的结构。多功能模块组件中的功能模块不限于测量密度、温度、压力。
本实用新型可安装在液罐上,可以用于运输和仓储中的液位测量,多功能模块组件测得量以及磁致伸缩液位计以及温度测得量均通过传输到采集器后集中传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将灌储设备中的液位、温度、密度等多种信息同时测量,精度及系统兼容性方面相比单独使用三套设备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且预留的扩展接口可方便的让用户选择组合自己需要的功能,方便便携且拓展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模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模块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终端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浙达精益机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浙达精益机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14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