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力再循环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3654.7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6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雁;崔腾飞;杨振;任思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三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200 山东省枣庄市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力 再循环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重力再循环蒸发器。
背景技术
重力再循环制冷系统是通过热虹吸作用实现蒸发器超倍供液的制冷系统。通过蒸发器的超倍供液可以提高蒸发器制冷剂侧的“润湿度”和流速,从而改善蒸发器性能。研究表明,通过再循环作用无论是蒸发器的制冷量还是传热系数都有显著的提高。由于重力再循环系统蒸发器内制冷剂液体形成再循环的特殊性,蒸发器必须采用下供液上回气的形式,且蒸发器内的蒸发管各个回路由进口到出口必须一直保持上升的趋势,这种限制使得直接蒸发制冷系统蒸发器的多种蒸发管流路结构不能应用,因此,需要另辟蹊径,在不违背重力再循环制冷系统形成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再循环的原理基础之上优化流路结构,从而提高蒸发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力再循环蒸发器,通过对流路的设计的优化,提高蒸发器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力再循环蒸发器,包括了蒸发器机体、蒸发器列管组、回气管、供液管和风机,蒸发器列管组穿列安装于蒸发器机体上,回气管和供液管分别安装于蒸发器机体的两侧,供液管通过蒸发器列管与回气管连接,风机安装于蒸发器机体的一侧与回气管和供液管相互垂直。
其中,蒸发器机体为盒型结构,蒸发器列管组包括了n组蒸发器列管,n组蒸发器列管采用并列式与回气管和供液管连接,n大于等于2,且为正偶数。
其中,n组蒸发器列管在蒸发器机体的前后两面进行m次穿列,m大于等于2,且为正偶数。
优选的,n组蒸发器列管在蒸发器机体的正面为直行排列,在蒸发器机体的背面采用相邻两管交叉排列,具体为(n-1,n)号蒸发器列管交叉,(n+1,n+2)号蒸发列管交叉。
优选的,蒸发器列管组采用铜或铝材质制造,壁厚为2-5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蒸发器列管组的流路设计,改变传统蒸发器列管组单纯排列的方式,通过较小管道改造提高管道的散热面积,从而提高蒸发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蒸发器机体,2:蒸发器列管,3:回气管,4:供液管,5: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力再循环蒸发器,包括了蒸发器机体1、蒸发器列管组、回气管3、供液管4和风机5,蒸发器列管组包括了4组蒸发器列管2。
4组蒸发器列管2穿列安装于蒸发器机体1上,回气管3和供液管4分别安装于蒸发器机体1的两侧,供液管4通过蒸发器列管2与回气管3连接,风机5安装于蒸发器机体1的一侧与回气管3和供液管4相互垂直。
其中,4组蒸发器列管2采用并列式与回气管3和供液管4连接,4组蒸发器列管2在蒸发器机体1的前后两面进行8次穿列。4组蒸发器列管2在蒸发器机体1的正面为直行排列,在蒸发器机体1的背面采用相邻两管交叉排列,具体为(1,2)号蒸发器列管2交叉,(3,4)号蒸发器列管2交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三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三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36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发式冷凝器
- 下一篇:氟利昂满液式系统闪蒸桶经济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