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管道连接处的卡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5405.1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5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贺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6 | 分类号: | F16L2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管道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管道连接处的卡紧装置。
背景技术
开采后的石油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的路线长,用于运输的石油管道通常采用多段式管道进行运输,多段式管道即采用多段管道连接而成,管道的一端设置有外牙螺纹,另一端设置有内压螺纹,相邻两个管道通过内牙螺纹和外牙螺纹的配合实现管道的连接。由于石油子啊运输过程中具有较大压力,为了提高管道连接处的结构稳定性,通常需要在管道连接处设置有卡紧装置,用于加固连接处,避免管道连接处在石油运输过程中脱落。
现有的卡紧装置通常采用螺栓固定,操作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管道连接处的卡紧装置,以克服现有卡紧装置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管道连接处的卡紧装置,包括2个相互配合的弧形结构,2个弧形结构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设置有凸片,其中一个凸片铰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上设置有螺纹通孔Ⅰ,另一个凸片开设有与固定杆配合的U形槽,U形槽的侧壁设置有与螺纹通孔Ⅰ配合的螺纹通孔Ⅱ,固定杆通过螺栓固定在U形槽内,所述弧形结构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垫。
现有的用于石油输送管道连接处的卡紧装置通常是采用2个分开的半圆结构,2个半圆结构的两端通过多个螺栓固定,采用上述结构进行固定管道连接处时需要一个个的拧紧螺栓,操作麻烦;本实用新型所述2个相互配合的弧形结构具体是指2个弧形结构刚好围成一个圆形结构与管道外壁配合,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将2个弧形结构放置在管道的连接处,转动弧形结构使得2个凸片相互配合,然后通过螺栓将固定杆固定在U形槽内进而实现卡紧装置将管道连接处固定,由于设置有橡胶垫,不仅能够避免弧形结构直接与管道接触导致的摩擦损伤,而且在挤压橡胶垫的作用下提高卡紧装置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2个相互铰接的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活动端设置相互配合的固定杆和U形槽,通过螺栓将固定杆固定在U形槽内进而实现卡紧装置将管道连接处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如此,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卡紧装置操作不便的问题。
进一步地,弧形结构内壁设置有凹槽,橡胶垫通过凸楞与凹槽的配合固定在弧形结构的内壁。
确保橡胶垫固定的牢固性。
进一步地,橡胶垫的表面设置为螺纹面。
螺纹面能够有效的增加接触物的摩擦力,避免出现打滑的问题。
进一步地,弧形结构内设置有内套,内套的宽度大于弧形结构的宽度,所述橡胶垫设置在内套内。
内套的设置能够增加卡紧装置与管道的接触面积,提高卡紧装置的结构稳定性与固定的牢固性。
进一步地,内套采用聚四氟乙烯制成。
聚四氟乙烯为现有技术材料,具有耐腐蚀的优点,能提高聚内套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弧形结构采用硬质铝合金制成。
硬质铝合金为现有技术材料,具有硬度大质量轻的优点,在满足弧形结构的强度的前提下降低其重量,便于使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2个相互铰接的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活动端设置相互配合的固定杆和U形槽,通过螺栓将固定杆固定在U形槽内进而实现卡紧装置将管道连接处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橡胶垫,不仅能够避免弧形结构直接与管道接触导致的摩擦损伤,而且在挤压橡胶垫的作用下提高卡紧装置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卡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橡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固定杆;2—凸片;3—弧形结构;4—内套;5—橡胶垫;6—螺栓;7—凸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用于管道连接处的卡紧装置,包括2个相互配合的弧形结构3,2个弧形结构3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设置有凸片2,其中一个凸片2铰接有固定杆1,固定杆1上设置有螺纹通孔Ⅰ,另一个凸片2开设有与固定杆1配合的U形槽,U形槽的侧壁设置有与螺纹通孔Ⅰ配合的螺纹通孔Ⅱ,固定杆1通过螺栓6固定在U形槽内,所述弧形结构3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垫5。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54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