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体粘滞系数测量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6611.4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3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刘向远;马云;夏礼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西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G09B23/1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杨涛 |
地址: | 237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系数 测量 仪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理实验教学仪器,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阻尼法测量液体 粘滞系数的实验仪器。
背景技术
液体的粘滞系数又称为内摩擦系数或粘度。是描述液体内摩擦力性质的一个 重要物理量。它表征液体反抗形变的能力,只有在液体内存在相对运动时才表 现出来。是液体的重要性质之一,在工程、生产技术及医学方面有着重要的应 用。目前大学物理实验中,大多采用落球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此方法由于受 手工按秒表、视差及小球下落偏离中心等因素影响,测量下落速度准确度不高, 且粘滞系数的物理含义不够清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粘滞系数测量仪器,提高仪器使用的便 捷性,减少测量中的干扰因素,增强学生对粘滞系数物理含义的理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液体粘滞系数测量仪器,包括底座,转盘,测量容器,动力电机,导电 滑环,所述的动力电机传动轴上安装转盘与导电滑环;所述的测量容器放置在 转盘上;所述的转盘上设有应变电阻;所述的动力电机位于底座内。
所述的底座上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电源开关、显示屏、电机开关、 测量开始按钮及结束按钮;底座下部设在四个垫脚上;底座上部设有一过孔, 动力电机传动轴贯穿过孔。
所述的转盘为圆形,用来放置测量容器的,包括通过轮杆连接的轮环和轮轴, 轮轴中间设有一和动力电机连接的孔,轴侧设有固定螺钉;轮杆侧面设有应变 电阻,杆体开有双圆孔。
所述的测量容器为圆柱形,用于盛放被测液体的,容器上方中央有一小的开 孔,开孔用于装入被测液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传统落球法测液体粘滞系数相比,本实用新型通 过仪器测量更能让学生加深对粘滞系数物理含义的理解,使学生对指数衰减数 据的处理有很好的锻炼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 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配合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盘、动力电机和导电滑环配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盘顶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液体粘滞系数测量仪器,包括底座1、转盘2、测量容 器3、动力电机4、导电滑环5;
底座1用于安装仪器各个部分的,包括控制面板和显示窗口,控制面板上有 仪器的电源开关12、显示屏13、电机开关14、测量开始按钮15及结束按钮16, 底座上部有一过孔17,底座设在四个垫脚11上;
转盘2为圆形,用来放置测量容器3的,包括通过轮杆24连接的轮环21和 轮轴,轮轴中间设有一和动力电机4连接的孔23,轴侧设有固定螺钉26,用来 将转盘2固定安装到动力电机4上;轮杆24侧面设有应变电阻25,杆体开有双 圆孔22,双圆孔22的作用是让杆比较容易发生弹性形变;
测量容器3为圆柱形,用于盛放被测液体的,容器上方中央有一小的开孔31, 开孔31用于装入被测液体;
动力电机4安装于底座1内,动力电机4传动轴安装在转盘2的孔23内, 为转盘2提供转动动力;导电滑环5安装在转盘2下方的动力电机传动轴上, 导电滑环5是用来实现两个相对转动机构的信号传输装置;
将测量容器3装满被测液体,放置于转盘2上,打开底座电源开关12,开启 动力电机4的电机开关14,让转盘2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转动,待转动稳定后, 关闭动力电机4的电机开关14,使转盘2快速停转;通过测量转盘2上的应变 电阻25的电阻值随时间变化情况,得出转盘所受到的力矩随时间的变化。
按下测量开始按钮15,开始每隔一定时间测量转盘2受到的力矩数据,按下 结束按钮16结束测量,然后可通过按钮15和按钮16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查 询。
仪器使用时,将被测液体放入测量容器3内,转动测量容器,然后快速停下; 容器内部的被测液体由于惯性,将继续转动,在粘滞阻力的作用下,转速逐渐 衰减,通过测量转盘2停转后,测量转盘所受力矩随时间的衰减数据,便能换 算出被测液体的粘滞系数。
本阻尼法测液体的粘滞系数实验仪器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西学院,未经皖西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66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颜美容品的配置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流量气体纯化方法和纯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