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驱动复式共振摆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6884.9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4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韩独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智;韩独石 |
主分类号: | G09B23/08 | 分类号: | G09B2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5100 甘肃省嘉峪***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复式 共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理教学用具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侧驱动复式共振摆。
背景技术
在普通高中物理教学中,共振概念学生较难掌握,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也很难形象地说明,再加上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师不便于操作,尤其是对没有生活经历的学生而言,要想理解其中的原理,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认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目前,按教材上的实验装置图制作的共振摆做演示实验时,不易形成共振现象,原因是:驱动摆球和从动摆球同挂在一条拉直的横线上,横线挂摆球的缺陷是驱动摆形成的驱动力难以同步传递到各从动摆,导致共振现象不易形成,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效果不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研制了一种驱动摆形成的驱动力可同步传递到各从动摆的侧驱动复式共振摆,其操作简单、可见度大、趣味性强、实验时间短、实验效果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驱动摆形成的驱动力可同步传递到各从动摆的侧驱动复式共振摆,其操作简单、可见度大、趣味性强、实验时间短、实验效果好。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侧驱动复式共振摆,其包括金属框架1,固定转轴2,横梁3,摆线孔4,复摆5,悬杆6,驱动摆锤7,固定螺丝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框架1上端两侧壁通过固定转轴2与横梁3连接,横梁3的前侧边沿、后侧边沿上均设有摆线孔4,且复摆5通过摆线孔4与横梁3连接;所述的横梁3通过固定轴与悬杆6呈直角状连接,悬杆6上安装有驱动摆锤7,且驱动摆锤7上安装有固定螺丝8。
所述的复摆5包括摆线501及摆线501下端设有摆球502。
所述的驱动摆锤7中心处设有圆孔,悬杆6穿过驱动摆锤7,且通过固定螺丝8将驱动摆锤7活动连接在悬杆6上。
所述的横梁3为板式结构。
所述的摆线501为V型结构。
所述的金属框架1设置驱动摆一侧的下部外侧,设有三条用于调节驱动摆长的刻度线。
所述的驱动摆锤7,根据实验需要可在悬杆6上调节不同的高度以改变驱动摆长。
本实用新型一种侧驱动复式共振摆,所述的金属框架1上端两侧壁通过固定转轴2与横梁3活动连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实验效果,所述的横梁3通过固定轴与悬杆6呈直角状连接,悬杆6上安装有驱动摆锤7,且驱动摆锤7上安装有固定螺丝8,形成了侧驱动复式共振摆,其操作方便、驱动摆形成的驱动力可同步传递到各从动摆、实验时间短、实验效果好,并且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的物理实验教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其可见度大、可操作性强,并且复式的两排从动摆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教师的物理实验教学;二、侧驱动摆在摆动时形成的驱动力,可同步传递到各复式从动摆,使等摆长的驱动摆和从动摆迅速形成共振,节省实验时间;三、驱动摆锤7上安装有固定螺丝8,其可调节驱动摆锤7在悬杆6上的不同高度,易于改变驱动摆摆长,便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观察不同摆长时的共振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金属框架1,固定转轴2,横梁3,摆线孔4,复摆5,悬杆6,驱动摆锤7,固定螺丝8,摆线501,摆球50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侧驱动复式共振摆,如图1所示,其包括金属框架1,固定转轴2,横梁3,摆线孔4,复摆5,悬杆6,驱动摆锤7,固定螺丝8;所述的金属框架1上端两侧壁通过固定转轴2与横梁3连接,横梁3的前侧边沿、后侧边沿上均设有摆线孔4,且复摆5通过摆线孔4与横梁3连接;所述的横梁3通过固定轴与悬杆6呈直角状连接,悬杆6上安装有驱动摆锤7,且驱动摆锤7上安装有固定螺丝8。
所述的复摆5包括摆线501及摆线501下端设有摆球502。
所述的驱动摆锤7中心处设有圆孔,悬杆6穿过驱动摆锤7,且通过固定螺丝8将驱动摆锤7活动连接在悬杆6上。
所述的横梁3为板式结构。
所述的摆线501为V型结构。
所述的固定转轴2下方、金属框架1上设有三条用于调节驱动摆长的刻度线。
实验时:一、首先把本实用新型放在水平桌面上,让横梁3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复摆5的摆球静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智;韩独石,未经张智;韩独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68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拖动教学用实验台
- 下一篇:基于太阳能充电的电子墨水屏教学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