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沥青混合料热再生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6903.8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5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秦晓;余安庆;曾勇;徐兴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沧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10 | 分类号: | E01C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1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混合 再生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沥青混合料热再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混 合料热再生设备。
背景技术
沥青混合料热再生是将破损的旧沥青路面,经过铣刨、破碎、筛分 后形成旧沥青混合料,然后进行加热再生。最后再按一定的配合比,和新 的沥青、集料等材料搅拌形成新的沥青混合料。
废旧沥青混合料在加热再生过程中,当沥青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并和水 蒸气接触时,便会发生″蒸馏″作用,产生大量的沥青烟,又称″蓝烟″。 这种沥青烟含有一种致癌物质。因此必须处理好沥青烟的排放。
相关技术中,旧沥青混合料在再生滚筒内加热再生,产生的废气直接排 入沥青搅拌设备的除尘系统前端,过滤后排入大气;或者部分废气被引入燃 烧器端进行二次燃烧,再排入大气。这两种方式结构简单,均无法解决有害 的废气得以彻底处理,废气中的沥青油烟容易沾附除尘器的滤袋,影响除尘 器的使用效果和滤袋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热 再生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沥青混合料热再生设备,包括再生滚筒及用于加热再生滚筒中废旧 沥青混合料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向再生滚筒内输送热风的热 风发生器、一套用于将主干燥滚筒的进料烟箱排放的具有一定温度的尾气引 入热风发生器的混风室的余热利用装置、一个收集再生滚筒排放的含有沥青 蓝烟的废气的尾气收集箱、一套用于将尾气收集箱的部分废气送入热风发生 器的燃烧室进行二次燃烧的蓝烟循环装置以及一套用于将尾气收集箱的部 分废气送入主干燥滚筒的燃烧室进行三次燃烧的废气引出装置。
燃烧室设有燃烧器、燃烧器安装座、连接蓝烟循环装置的蓝烟入口;混 风室设有混风口及测温装置,混风室端部的出风口与再生滚筒的引火口相 连。
尾气收集箱设有出风口连接废气引出装置和旁通口连接蓝烟循环装置。
蓝烟循环装置包含一组循环管道和一个通风机;一组循环管道一端与旁 通口相连,另一端与蓝烟入口相连。
余热利用装置包含一组余热管道、一个通风机和一个尾气分配阀,一组 余热管道一端通过尾气分配阀与主干燥滚筒的进料烟箱相连,另一端与混风 口相连。
废气引出装置包含一组引风管道和一个通风机,一组引风管道一端与出 风口相连,另一端与主干燥滚筒的燃烧室相连。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装置包括一个带有燃烧室和混风室的热风发生器, 再生滚筒排放的含有沥青蓝烟的废气,部分废气通过蓝烟循环装置的循环管 道进入燃烧室进行二次燃烧,剩余废气通过废气引出装置进入主干燥滚筒燃 烧室进行三次燃烧,并进入主干燥滚筒引风系统;余热利用装置,把主干燥 滚筒出料烟箱排放的具有一定温度的尾气,按设定流量要求,引入热风发生 器的混风室,可以有效地防止废旧沥青混合料在加热过程中避免因高温引起 老化现象的发生,并有效处理废旧沥青混合料在加热再生过程中产生的沥青 烟,又可利用主干燥滚筒尾气的部分余热来加热废旧沥青混合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沥青混合料热再生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参见图1所示,一种沥青混合料热再生设备,包括再生滚筒09及用于 加热再生滚筒09中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向 再生滚筒09内输送热风的热风发生器04、一套用于将主干燥滚筒10的进料 烟箱12排放的具有一定温度的尾气引入热风发生器04的混风室03的余热 利用装置05、一个收集再生滚筒09排放的含有沥青蓝烟的废气的尾气收集 箱06、一套用于将尾气收集箱06的部分废气送入热风发生器04的燃烧室 02进行二次燃烧的蓝烟循环装置07以及一套用于将尾气收集箱06的部分废 气送入主干燥滚筒10的燃烧室11进行三次燃烧的废气引出装置08。
热风发生器04的燃烧室02设有燃烧器21、燃烧器安装座22、连接蓝 烟循环装置07的蓝烟入口23;热风发生器04的混风室03设有混风口31 及测温装置32,混风室03端部的出风口33与再生滚筒09的引火口91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沧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沧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69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