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牛奶杯装机灌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8313.9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3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岳春;张德中;李书霞;宋兴华;黄亚平;葛中巧;茹庆华;潘勇;詹欢;李欣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B3/12 | 分类号: | B65B3/12;B65B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高雪琴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牛奶 装机 灌装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奶制品包装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牛奶杯装机灌装系统。
背景技术
牛奶灌装设备是通过PIC自控系统运作,自动落杯,使灌装杯落到膜板空洞中,通过紫外线杀菌,膜板向前运转,通过灌装系统进行注料,膜板继续向前运转,实现灌装杯的封盖、盖的光标校正、切盖、整形、顶杯出杯等动作。
但目前采用的牛奶杯装机灌装系统,基本都是采用阀芯式注料,用膜片关闭,且注料管径细,每灌装一次,阀芯和膜片都会前后动作一下,膜片受到摩擦的作用,容易损坏,导致寿命不长,膜片价格昂贵,更换一个膜片需要350元,而每个膜片只能使用1个月,一台灌装设备上一共使用20个膜片左右,每月更换膜片的费用就大约在7000元,并且更换膜片时灌装量不好调整,容易导致产品受到污染,故此传统的牛奶杯装机灌装系统使用麻烦,实用性差,成本高。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牛奶杯装机灌装系统进行改进,以提高使用性能,降低成本,提高牛奶灌装效率,保证牛奶不受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牛奶杯装机灌装系统,通过在内柱上同时设置进奶通道与出奶通道,采用气缸带动内柱旋转实现活塞式注料缸对牛奶的吸进与注出,从而解决了现有牛奶杯装机灌装系统采用阀芯式注料实用性差、不易调整灌装量、后期维修费高、产品易受污染、使用寿命更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牛奶杯装机灌装系统包括支架1、横板2、拉杆3、气缸Ⅰ4、固定板5、活塞杆6、活塞7、注料缸8、外筒9、内柱10、转轴11、气缸Ⅱ12、牛奶进口13、牛奶出口14、进奶通道15、出奶通道16、螺母17,所述的支架1的上方设置有横板2,横板2上设置有气缸Ⅰ4,气缸Ⅰ4与拉杆3连接,拉杆3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板5,所述的活塞杆6通过螺母17固定安装在固定板5上,活塞杆6的底部设置有活塞7,活塞7设置在注料缸8内,注料缸8设置在外筒9的顶壁上,外筒9内设置有内柱10,内柱10通过转轴11与气缸Ⅱ12连接,所述的外筒9的前壁上设置有牛奶进口13,牛奶出口14设置在外筒9的底壁上,所述的内柱10的内部设置有进奶通道15与出奶通道16。
所述的内柱10的外壁与外筒9的内壁相切。
所述的内柱10上的注料缸8、进奶通道15、出奶通道16有一个或一个以上。
所述的气缸Ⅰ4与气缸Ⅱ12采用PIC自控系统进行控制。
所述的注料缸8上设置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柱上同时设置进奶通道与出奶通道,采用气缸带动内柱旋转实现活塞式注料缸对牛奶的吸进与注出,吸料与注料一开一关,便于调整灌装量,使用方便简洁,并且有效避免了产品被污染的问题;同时,采用活塞式注料缸对牛奶进行注料,有效解决了阀芯式注料系统实用性差、后期维修费高的问题,延长了牛奶杯装机灌装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吸料时外筒与内柱工作状态图;
图3为注料时外筒与内柱工作状态图。
图中,1-支架、2-横板、3-拉杆、4-气缸Ⅰ、5-固定板、6-活塞杆、7-活塞、8-注料缸、9-外筒、10-内柱、11-转轴、12-气缸Ⅱ、13-牛奶进口、14-牛奶出口、15-进奶通道、16-出奶通道、17-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理工学院,未经南阳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83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