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药用中药双效浓缩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8616.0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7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厉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楚雄天利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26 | 分类号: | B01D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118 云南省楚雄***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药 中药 浓缩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药设备,具体是一种制药用中药双效浓缩设备。
背景技术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多为植物药,也有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现在我们比较常见的中药一般指的是中药汤药剂,现在市面上有许许多多的汤药剂,在现在工业化生产的汤药,一般是药材放在一起煮制,然后冷去灌装,但是由于煮制的汤药剂中含有的有效药物成分太低,所以在生产中需要对其进行浓缩工作,现有的浓缩设备,浓缩效率低,浓缩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药用中药双效浓缩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药用中药双效浓缩设备,包括第一浓缩罐主体,所述第一浓缩罐主体上端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下端连接设置在密封盖内侧的第一过滤装置,所述密封盖上设有第一药液管接头和第二药液管接头,所述第一浓缩罐主体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浓缩罐主体外壁设有加热保温装置,所述第一浓缩罐主体下端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连接第二浓缩罐主体,所述第二浓缩罐主体上部设有过滤装置,所述第二浓缩罐主体上端设有排风口,所述第二浓缩罐主体中部设有药液喷头,所述药液喷头连接有外部连接管接头,所述外部连接管接头连接出液口,所述第二浓缩罐主体下端设有干燥腔,所述干燥腔中设有风扇,所述风扇下侧的干燥腔内壁上设有热风喷口,所述热风喷口连接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上设有进风口,所述干燥腔下端设有出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保温装置包括紧贴第一浓缩罐主体外壁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连接加热控制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上设有保温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装置连接下端搅拌驱动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扇下端连接风扇驱动装置,所述风扇驱动装置连接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风口和出料口上均设有控制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通过双浓缩设备的设计,使得浓缩效率大大提高,浓缩之后的有效药物含量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制药用中药双效浓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搅拌驱动装置、2-出液口、3-加热装置、4-加热保温装置、5-保温套、6-第一浓缩罐主体、7-第一药液管接头、8-第二药液管接头、9-排气口、10-第一过滤装置、11-第二药液管接头、12-密封锁紧装置、13-把手、14-搅拌装置、15-加热控制装置、16-支架、17-出料口、18-底架、19-外部连接管接头、20-过滤装置、21-排风口、22-药液喷头、23-第二浓缩罐主体、24-风扇、25-监控器、26-热风喷口、27-空气过滤装置、28-加热器、29-风扇驱动装置、3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楚雄天利药业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楚雄天利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86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茶油油饼榨油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取罗非鱼下脚料鱼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