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臂双受流集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9153.X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6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磊;代幼文;蒋尚乾;侯仁志;李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恒通电动客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28 | 分类号: | B60L5/2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400045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臂双受流集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臂双受流集电装置,主要用于使电动车从接触网受 取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能源的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交通运输工具越来越 倾向于采用电力驱动。尤其是在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方面,噪音低、无排放污染 的电动汽车受到越来越多大城市的青睐。集电装置是电动车从接触网受取电流 的核心构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电动车工作的可靠性。现有的集电装置 主要分为双臂集电装置和单臂集电装置两种,其中双臂集电装置结构复杂,维 护成本较高,正逐渐被淘汰。目前常用的是单臂集电装置,但是现有的单臂集 电装置仍然存在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单 臂双受流集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臂双受流集电装置,包括底架,在所 述底架的一端安装有水平的转轴,在所述转轴上固定有臂杆,所述臂杆的下端 与转轴固定,在臂杆的上端安装有弓头,所述弓头包括水平的悬臂和固定在悬 臂两端的滑板,在所述悬臂与底架之间还安装有平衡杆;在所述转轴上还固定 有两根相互平行的摆杆,两根所述摆杆的上端均与转轴固定,两根所述摆杆的 下端分别与弹簧和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弹簧和推杆的另一端均与底架铰接, 并且所述弹簧和推杆的中心线相互平行,当推杆推动对应摆杆的下端时,所述 转轴转动、臂杆上下摆动,使弓头升降。
本实用新型利用推杆推动摆杆、控制转轴和臂杆转动、从而使弓头升降, 并设置平衡杆确保弓头的滑板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从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 操作灵活的单臂双受流集电装置,极大地降低了集电装置的生产成本,有利于 整车的成本控制。并且,设置与推杆平行的弹簧,通过弹簧使弓头与接触网保 持一定的接触压力,有利于避免充电时产生电弧。
在所述悬臂的底面中部固定有竖向的连接座,所述臂杆的上端与连接座的 中部铰接,所述平衡杆的上端与连接座的下端铰接,平衡杆的下端与底架铰接。 这样通过连接座将弓头安装在臂杆上端,并且通过连接座安装平衡杆,使弓头 悬臂、臂杆和平衡杆实现联动,结构更加简单、使用更加方便。
所述底架呈矩形框状,并且在矩形框内固定有沿长边方向布置的加强杆, 所述转轴与底架的短边平行,并且所述臂杆固定在转轴的中部,两根所述摆杆 对称分布在臂杆的两侧,所述弹簧和推杆均沿底架的长边方向布置。底架的结 构简单、牢固,臂杆和摆杆在转轴上的固定位置合理,有利于臂杆的平稳摆动。
在所述底架的四角固定有安装支耳,所述安装支耳由“L”形弯折的板体构 成。设置安装支耳便于安装装置整体。
作为优选,所述推杆为电动推杆。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推杆推动摆杆、控制转轴和臂杆转动、从而使 弓头升降,并设置平衡杆确保弓头的滑板朝上,从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生 产成本低的单臂双受流集电装置,具有构思巧妙、生产容易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标记如下:底架1、加强杆1a、推杆2、安装支耳3、转轴4、平衡杆 5、臂杆6、连接座7、悬臂8、滑板9、弹簧10和摆杆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 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 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以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 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 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 “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 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 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应理解 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恒通电动客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恒通电动客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91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