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敏陶瓷供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0584.8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2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顺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顺利 |
主分类号: | F24D13/04 | 分类号: | F24D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 |
地址: | 100123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敏 陶瓷 供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具有热发生装置的流体加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热敏陶瓷供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供暖装置中有一种贮热供暖箱,该装置主要是由贮热箱和供暖箱组成,两箱中间由多个负压导热管联通,供暖箱中容纳供暖介质,贮热箱中存储有贮热介质,在贮热箱中设有普通电阻式加热器,普通电阻式加热器接通电源后对贮热介质加热,贮热介质的热能通过负压导热管传递给供暖箱中的供暖介质,保证用户取暖使用,该产品能够避免电加热器结垢。但是,该装置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一些缺陷:
1.该装置采用普通电阻式加热器进行加热,能耗较高,不利于节约能源。
2.普通电阻式加热器首先加热贮热介质,贮热介质的热能再通过负压导热管传递给供暖箱中的供暖介质,换热效率较低。
3.由于贮热介质存在热胀冷缩现象,为保证贮热箱永远在无压状态下工作,现有产品专门有一根管道通到室外与空气相通;这样的结构,给设备安装带来不便,也影响建筑物外部的美观;同时室外空气中的杂质会通过该管道进入到贮热箱内,影响其换热效率。
4.为保证设备运行的最佳状态,贮热箱内的贮热介质的用量应保持在标准范围内;贮热介质过多则使贮热箱内没有足够的膨胀空间;贮热介质过少又会使贮热量过低。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热敏陶瓷供暖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敏陶瓷供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普通电阻式加热器能耗较高、换热效率低等问题,该热敏陶瓷供暖装置结构简单,节能安全,换热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敏陶瓷供暖装置,包括一供暖箱体,所述供暖箱体上设置供暖介质入口和供暖介质出口,所述供暖箱体的底部密封贯穿设有至少一个将热量传递给所述供暖箱体内的供暖介质的负压导热管,所述负压导热管上位于所述供暖箱体底部下方的位置接触连接有热敏陶瓷加热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热敏陶瓷加热源包括一固定于所述负压导热管上位于所述供暖箱体底部下方位置的环形管箍,所述环形管箍上固定设置有热敏陶瓷块,所述热敏陶瓷块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管箍由两个半圆形卡箍组成,各所述半圆形卡箍上分别设有安装槽,所述热敏陶瓷块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供暖箱体的下方设有底部开口的加热源容纳箱,所述负压导热管的底部位于所述加热源容纳箱中,所述热敏陶瓷加热源设置于所述加热源容纳箱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导热管的数量为多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供暖箱体中设置有上阻流板和下阻流板,所述下阻流板设置于所述供暖箱体中靠近所述供暖介质入口的一侧,所述下阻流板与所述供暖介质入口之间设有一所述负压导热管;所述上阻流板设置于所述供暖箱体中靠近所述供暖介质出口的一侧,所述上阻流板与所述供暖介质出口之间设有一所述负压导热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上阻流板的顶部固定于所述供暖箱体的顶板上,所述上阻流板的底部与所述供暖箱体的底板呈间隙设置,所述下阻流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供暖箱体的底板上,所述下阻流板的顶部与所述供暖箱体的顶板呈间隙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供暖箱体外侧设置有保温层。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热敏陶瓷供暖装置,供暖箱体内部采用了负压导热管,能够实现供暖箱体内部的供暖介质高效快速的换热;负压导热管的底部采用热敏陶瓷加热源加热,具有自身控温功能、升热速度快、热转换率高的优点,并且受电源电压影响极小,而且热敏陶瓷加热源不会发生短路或断路现象,自然寿命长,同时实现节能安全的功效;热敏陶瓷供暖装置的供暖箱体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热敏陶瓷供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圆形卡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顺利,未经王顺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05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