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喇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1293.0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6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邓豪;莫焕秋;曾桂芳;沈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天籁之音电声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4 | 代理人: | 黄磊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喇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喇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喇叭结构。
背景技术
一种电声元件。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也叫扬声器。喇叭主要的发音部件是设置在扩音器内的动圈装置,传统的动圈装置是以单一薄膜的方式设置的,这种结构的喇叭,使得喇叭的低频效果较差,进而影响喇叭音质。
为此,急需提供一种新型喇叭结构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了一种新型喇叭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及低频效果较好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喇叭结构,包括:外壳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的动圈主体,及设置在外壳体与所述动圈主体之间的膜片;所述动圈主体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的磁体,设置在所述磁体下方的音圈,所述音圈上设置有铝片;所述膜片包括主膜,及设置在所述主膜外侧的胶膜。
优选地,所述外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与所述上壳体卡合连接的下壳体。
优选地,所述膜片的厚度为6μm。
优选地,所述膜片呈圆柱体形。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圆孔。
优选地,所述音圈所用材质包括:铝型材、泡棉、PEK、PK和/或胶。
优选地,所述下壳体周侧上均匀间设有卡合孔。
优选地,每一所述卡合孔呈“凵”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喇叭结构,通过在所述音圈上设置所述铝片,再设置具有所述主膜及所述胶膜的膜片,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低频效果较好的特点,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外壳体体,在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所述动圈主体,在所述动圈主体周侧上设置所述胶膜,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制作方便等特点。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喇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喇叭结构的上壳体、动圈主体及膜片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喇叭结构的上壳体和动圈主体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喇叭结构的动圈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喇叭结构的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喇叭结构的下壳体与膜片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喇叭结构,包括:外壳体1、动圈主体2及膜片3,其中,所述动圈主体2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且所述动圈主体2呈圆柱体型,所述膜片3设置在所述动圈主体2周侧,具体地,所述膜片3设置在所述动圈主体2与所述外壳体1之间。
具体地,所述外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及与所述上壳体11卡合连接的下壳体12。更具体地,所述上壳体11上开设有圆孔111,所述圆孔111的个数不少于3个,所述下壳体12周侧上均匀间设有卡合孔121,每一所述卡合,121呈“凵”型。
所述动圈主体2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内的磁体21,及设置在所述磁体21下方的音圈22,进一步地,所述音圈22上设置有铝片221。更进一步地,所述音圈所用材质包括:铝型材、泡棉、PEK、PK和/或胶。
所述膜片3包括:主膜31,及设置在所述主膜31外侧的胶膜32。具体地,所述膜片3的厚度为6μm,且所述膜片3呈圆柱体形。通过所述主膜31与所述胶膜32,组成所述膜片3,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音质效果。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喇叭结构,通过在所述音圈22上设置所述铝片221,再设置具有所述主膜31及所述胶膜32的膜片3,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低频效果较好的特点,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外壳体1,在所述外壳体1内设置所述动圈主体2,在所述动圈主体2周侧上设置所述胶膜3,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另,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制作方便等特点。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天籁之音电声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天籁之音电声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12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指向驻极体麦克风系统
- 下一篇:一种微型扬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