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刷直流电机的双面式通风机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1467.3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4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付敏;沈镭;周德义;刘关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6/08 | 分类号: | H02P6/08;H02P6/18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李晓敏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直流电机 双面 通风机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机驱动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刷直流电机的双面式通风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通风机广泛应用于工厂、矿井、冷却塔、车辆、船舶、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冷却等工业领域。由于无刷直流电机既拥有普通直流电机的运行效率高、调速性能好等一系列优点,又具备交流电机的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运行可靠等优势,若将无刷直流电机用作通风机的驱动电机,则会提高通风机的各项工作性能。然而,无刷直流电机中的有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位置传感器的安装使电机结构复杂,增大电机体积,且在一些潮湿、高温、高压、强电磁干扰情况下会影响位置传感器的精度。此外,由于电机运动中的抖动,可能导致位置传感器的脱落,降低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且维修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无刷直流电机的双面式通风机控制系统,其适用于通风机的使用,并采用反电势检测电路来取代位置传感器对电机运行的调控,克服位置传感器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无刷直流电机的双面式通风机控制系统,包括交流电源、无刷直流电机BLDCM、微控制芯片、驱动电路和逆变电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微控制芯片通过隔离电路连接驱动电路,驱动电路通过逆变电路连接无刷直流电机BLDCM,交流电源通过整流电路分别连接隔离电路、驱动电路和逆变电路,逆变电路通过电流采样与保护电路连接微控制芯片,无刷直流电机BLDCM通过反电势检测电路连接微控制芯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整流电路分别通过两块电源转换模块连接隔离电路和驱动电路,分别将交流电源降为5V和15V的直流电源供给隔离电路和驱动电路,以提供适于两者应用的电源电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控制芯片连接复位电路,控制无刷直流电机BLDCM复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控制芯片连接调速电路,微控制芯片通过调速电路能够根据用户需要很方便地调节转速控制通风机风量大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控制芯片连接时钟电路,通过时钟电路为微控制芯片的内核和外设模块提供时钟输入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控制芯片连接启停按键和正反转按键,通过启停按键控制通风机的启动与停止,通过正反转按键实现压入式通风和抽出式通风的双面通风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控制芯片连接RS485通信模块,通过RS485通信模块方便与上位机相连接进行调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控制芯片连接LED显示模块,通过LED显示模块显示转速、转向等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流采样与保护电路将电流信号传送给微控制芯片,通过反电动势检测电路检测反电势信号传给微控制芯片处理为转子位置信号和转速信号,并与给定速度设定值进行比较,比较后微控制芯片将输出的六路PWM信号经过隔离电路后传送给驱动电路控制逆变电路中的功率开关管的开通关断,进而实时地调控无刷直流电机BLDCM运行时的转速,在无位置传感器条件下达到调速性能的稳定、节能高效、高精度、正反转的效果,实现了通风机双面式通风的目的。且本实用新型中无刷直流电机BLDCM具有过载能力强、调速范围宽等优点,可实现无级调速,操作控制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策略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隔离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驱动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流检测与过流保护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反电动势检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14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操控装置
- 下一篇:串联谐振降压转换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