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山灾害紧急避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2766.9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7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刘雷斌;何欣;汪宁;冯世超;齐大洪;徐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山 灾害 紧急 避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安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矿山灾害紧急避 险装置。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矿井能源需求量逐年加大,矿井的价格上涨致使许多 矿井加大了开采的力度,高强度生产开采的同时也导致矿井的灾害事故频发。 矿井开采属于高危行业,当埋藏较深或露天矿开采到一定深度时,需采用地下 开采的方式,即在地表与矿体之间钻凿出各种通路,用来运矿、通风、排水、 行人以及运输冶金设备等。这些通路称为矿山巷道。由于巷道位于地下,长时 间使用后,可能会发生巷道塌方等情况,一旦发生塌方,巷道内会产生大量石 块、积土,导致人员不能及时安全撤离,长时间被堵塞在巷道内的人员,如果 缺少相应的应急保护措施,会由于缺氧或缺水、饥饿等情况,威胁到人员的生 命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矿山灾害紧急避险装置,当 巷道内发生塌方时,工作人员可以在棚内躲避塌落石块、积土,同时可避免巷 道堵塞产生的缺氧、缺水等危及人员生命的情况,避免人员伤亡,力求将矿难 损失降至最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安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 一种矿山灾害紧急避险装置,包括棚体、前墙体、照明指示灯、安全透视窗、 防护门、把手、换气装置、储物柜、后墙体、U形支撑架、加强护栏、氧气瓶、 饮水机、座椅和内部照明灯,当巷道内发生塌方时,工作人员可以在棚内躲避 塌落石块、积土,同时可避免巷道堵塞产生的缺氧、缺水等危及人员生命的情 况,避免人员伤亡,力求将矿难损失降至最低。
前墙体设置在棚体的前端,照明指示灯设置在前墙体的上端,防护门设置 在前墙体上,安全透视窗设置在防护门上,把手连接在防护门上。换气装置设 置在棚体的顶部,U形支撑架有多个,多个U形支撑架均匀的连接在棚体的左右 两端,并且U形支撑架位于棚体的内部。储物柜与氧气瓶均放置在棚体的内部。 后墙体连接在棚体的后端,加强护栏连接在U形支撑架和棚体的底端,饮水机 与座椅均放置在棚体的内部,并且饮水机位于座椅与储物柜之间。内部照明灯 安装在棚体的顶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矿山灾害紧急避险装置所 述的加强护栏有两个,并且两个加强护栏分别位于棚体的左右两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矿山灾害紧急避险装置所 述的换气装置和内部照明灯均有多个。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矿山灾害紧急避险装置所 述的前墙体与防护门之间通过合页铰接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矿山灾害紧急避险装置所 述的棚体的内部放置有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一种矿山灾害紧急避险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矿山灾害紧急避险装置,当巷道内发生塌方时,工作人员 可以在棚内躲避塌落石块、积土,同时可避免巷道堵塞产生的缺氧、缺水等危 及人员生命的情况,避免人员伤亡,力求将矿难损失降至最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山灾害紧急避险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山灾害紧急避险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棚体1;前墙体2;照明指示灯3;安全透视窗4;防护门5;把手6; 换气装置7;储物柜8;后墙体9;U形支撑架10;加强护栏11;氧气瓶12;饮 水机13;座椅14;内部照明灯15。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安全技术领域,更 具体地说是一种矿山灾害紧急避险装置,包括:棚体1、前墙体2、照明指示灯 3、安全透视窗4、防护门5、把手6、换气装置7、储物柜8、后墙体9、U形支 撑架10、加强护栏11、氧气瓶12、饮水机13、座椅14和内部照明灯15,当巷 道内发生塌方时,工作人员可以在棚内躲避塌落石块、积土,同时可避免巷道 堵塞产生的缺氧、缺水等危及人员生命的情况,避免人员伤亡,力求将矿难损 失降至最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27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