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体工学椅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5223.2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6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赖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奥凯文仪家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7/40 | 分类号: | A47C7/40;A47C7/46;A47C7/38;A47C7/54;A47C7/00;A4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体 工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办公家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人体工学椅。
背景技术
人体工学椅设计大方,独特、时尚、轻巧,是普遍应用于现代家庭、娱乐、网吧、酒店、休闲、会议室、办公电脑台一类新型环保健康椅。设计原则释放自然,人性调节,适合多种体型调节性;材质上主要采用环保材料。
目前,申请号为201420742407.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办公椅,它包括靠背、坐垫以及安装到坐垫下的支脚,靠背包括支撑靠架、腰靠和弯臂,所述支撑靠架包括环形架和连接架,连接架连接于环形架中部,环形架的下端通过弯臂与支架连接,环形架的上方设有头枕,头枕通过调节架与环形架连接,环形架的上端后侧设有调节槽,调节架的下部设有调节杆,调节杆纵向导向连接于调节槽内,且通过调节螺栓定位固接。调节架的两端设有铰臂,铰臂分别与所述头枕的后端两侧铰接。这种办公椅虽然结构简单,但通过上述设置,头枕只能够沿着调节槽上下移动,以及通过铰臂进行翻转运动,但是对于有些驼背的用户来说,用户的背部已经与靠背贴紧之后,但是头部、颈部却无法和头枕接触,造成用户坐在坐垫上,头部和颈部无法得到放松,降低了用户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驼背用户的颈部与头部进行支撑的人体工学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体工学椅,包括靠背、头枕、座体和支架,所述的靠背与座体通过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的头枕与靠背之间设有用于支撑头枕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靠背通过升降组件连接,所述的支撑块上设有用于移动头枕的伸缩组件和用于驱动伸缩组件运动的传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靠背与座体通过支架连接,使支架对靠背支撑,再在头枕和靠背之间设置支撑块,使支撑块与靠背通过升降组件连接,使头枕通过支撑块支撑,由于驼背用户的背部较弯,用户坐在座体上,用户的背部与靠背接触之后,头部与颈部往往不能与头枕接触,使头部、颈部得不到放松,降低了用户的舒适度,所以在支撑块上设置用于头枕移动的伸缩组件以及用于驱动伸缩组件运动的传动组件,使头枕通过伸缩组件往前后方向移动,使头枕能够与用户的颈部、头部接触,从而使用户能够得到放松,提升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伸缩组件包括支撑管和支杆,所述支撑管与头枕铰接,所述的支杆置于支撑管中且与支撑管通过螺纹配合,所述的支撑块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的支杆置于第一定位孔中且支撑块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支撑管与头枕铰接,使得头枕能够沿铰接处进行翻转,进行多角度调节,以适应不同的用户,通过将支撑管与支杆螺纹配合,再在支撑块上设置第一定位孔,支杆置于第一定位孔中且与支撑块转动连接,当支杆转动,由于螺纹的传动作用,就可以使支撑管沿前后方向发生移动,从而使头枕随着支撑管发生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转动杆,所述的支撑块中开设有容纳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的第一定位孔、容纳腔和第二定位孔依次连通,所述的第一齿轮与支杆连接,所述的转动杆穿设在第二定位孔中且与第二齿轮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支撑块中开设第二定位孔和容纳腔,将第一齿轮和支杆连接,第二齿轮和转动杆连接,使转动杆与第二定位孔配合,使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置于容纳腔中,可以防止因裸露在外部而容易与别的设备发生碰撞而损坏,当转动杆转动,第一齿轮随着第二齿轮的转动而转动,使支杆随着第一齿轮发生转动,继而使头枕随着支撑管通过螺纹的作用前后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块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的导向孔与第一定位孔连通,所述的导向孔中固定有凸起,所述的支撑管外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的凸起与凹槽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支撑块上设置导向孔,将导向孔和第一定位孔连通,再在导向孔中固定有凸起,在支撑管的外壁上设置和凸起匹配的凹槽,当支杆旋转,由于支杆与支撑管通过螺纹配合,支杆与支撑管之间会有一定的摩擦,会使支撑管随着支杆发生旋转,而凸起和凹槽的设置可以避免支撑管沿支杆径向转动,从而使支撑管沿着支杆的轴向移动,且导向孔的设置,可以避免螺纹裸露在外部而容易使异物进入到螺纹中,造成支杆与支撑管无法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转动杆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固定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把手的设置,使用户能够更加便利的旋转转动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奥凯文仪家具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奥凯文仪家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52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