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玻璃钢管线的扭杆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6039.X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5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白珉;刘延平;张瑞;邱雅;阮欣;朱业奎;马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延长新大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00 | 分类号: | F16L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74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玻璃钢 管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纤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玻璃钢 管线的扭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玻璃钢管线的连接及固定大多采取与玻璃钢管线材 质不一样的扭杆进行完成,例如,使用钢材质的扭杆来实现对玻璃钢 管线的连接,在使用中过程中,操作人员不能很好判断玻璃钢管线的 脆性,用力过猛容易导致玻璃钢管线发生撕裂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玻璃钢管线的扭杆,便于操作人 员对玻璃钢管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玻璃钢 管线的扭杆,包括扁平连接部分和椭圆玻璃钢管线,其特征在于:所 述扁平连接部分包括:第一扁平连接部分和第二扁平连接部分,第一 扁平连接部分设置第一开口,第一扁平连接部分设置第二开口;所述 椭圆玻璃钢管线与第一扁平连接部分之间设置第一弯曲点、第二弯曲 点和第三弯曲点,椭圆玻璃钢管线与第二扁平连接部分设置第四弯曲 点、第五弯曲点和第六弯曲点;所述椭圆玻璃钢管线包括压延层和可 变形硅胶软管,压延层从外向内依次为第一压延层、第二压延层和第 三压延层,压延层为E型玻璃纤维缠绕制成,第一压延层的E型玻 璃纤维的缠绕方向与第二压延层的E型玻璃的缠绕方向相反,第二压 延层的E型玻璃的缠绕方向与第三压延层的E型玻璃的缠绕方向相 反。
有益效果:
本实用效果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玻璃钢管的扭杆,通过设计不同E 型玻璃的压延层,其缠绕方向不同,增加了扭杆的强度,而且材质企 为玻璃纤维,更便于与玻璃钢管线进行接触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椭圆玻璃钢管线的横截面结构图;
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附图标记如下:
2-第一扁平连接部分,3-第一开口,4-第一弯曲点,5-第二弯曲 点,6-第三弯曲点,7-第四弯曲点,8-第五弯曲点,9-第六弯曲点, 10-椭圆玻璃钢管线,11-第一压延层,12-第二压延层,13-第三压延 层,14-可变形硅胶软管,15-第二扁平连接部分,16-第二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一种适用于玻璃钢管线的扭杆,包括扁平连接部分和椭圆玻璃钢 管线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连接部分包括:第一扁平连接部分2 和第二扁平连接部分15,第一扁平连接部分2设置第一开口3,第一 扁平连接部分2设置第二开口16;所述椭圆玻璃钢管线10与第一扁 平连接部分2之间设置第一弯曲点4、第二弯曲点5和第三弯曲点6, 椭圆玻璃钢管线10与第二扁平连接部分15设置第四弯曲点7、第五 弯曲点8和第六弯曲点9;所述椭圆玻璃钢管线10包括压延层和可 变形硅胶软管14,压延层从外向内依次为第一压延层11、第二压延 层12和第三压延层13,压延层为E型玻璃纤维缠绕制成,第一压延 层11的E型玻璃纤维的缠绕方向与第二压延层12的E型玻璃纤维的 缠绕方向相反,第二压延层12的E型玻璃的缠绕方向与第三压延层 13的E型玻璃纤维的缠绕方向相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 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 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 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 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延长新大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延长新大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60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