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流变悬置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6575.X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8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严友;赵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变 悬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磁流变悬 置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悬置用于隔离发动机的振动,防止发动机的振动传递至 驾驶室影响乘坐的舒适性。传统的发动机悬置主要分为橡胶悬置和 液压悬置。橡胶悬置主要是通过橡胶元件本身的弹性性能吸收振动 能量。液压悬置则更为复杂,是通过高粘度液体在悬置内部的挤压、 变形吸收振动能量。
存在以下的缺点:1、汽车产生高频振动时,橡胶悬置中的橡胶 元件会出现高频硬化的现象,进而失去隔振能力;2、由于液压悬置 内部液体的工作空间十分有限,汽车产生低频振动时,液压悬置的 振动隔离效果并不好;3、橡胶悬置和液压悬置均是被动式隔振,不 能与振动频率多样、快速变化的发动机相匹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流变悬置器,以改善上述的 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流变悬置器包括壳体、解耦盘、密封底膜、 活塞头和导杆;壳体内设置有空腔,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顶壳和底 壳,空腔内横向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将空腔分隔为液腔和补偿腔; 活塞头置于液腔内,导杆贯穿顶壳且滑动设置,导杆的一端伸入液 腔内且与活塞头连接,活塞头的侧壁与液腔的内壁之间设置间隙; 分隔板设置有用于连通液腔和补偿腔的连通通道,分隔板设置有安 装孔,解耦盘设置于安装孔内;密封底膜设置于补偿腔内;液腔内 填充有磁流变液,活塞头内设置有电磁线圈。
导杆的未与活塞头连接的一端与发动机的机架连接,具体连接 方式,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导杆外侧壁加工外螺纹即可,也可以通 过其他方式连接。活塞头设置有电磁线圈,该电磁线圈与汽车上的 电脑检测控制装置之间通过线束接头连接,该线束接头与电磁线圈 之间通过直流线圈信号线和直流线圈接地线连接。
发动机工作时,转速信息传递至电脑检测元件,发动机工作产 生的振动传递至活塞导杆,活塞导杆带动活塞头在液室内运动,电 脑检测元件根据发动机转速计算出需供给电磁线圈的电流,然后给 电磁线圈提供相应的电流,电流变化,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相应的 变化,根据磁场的强弱,磁流变液的粘度产生变化,进而获得相应 的阻尼力,实现实时控制隔振。
活塞头在切割磁流变液束的过程中吸收振动能量,实现隔振的 目的。当发动机高频振动时,磁流变液的粘度发生变化产生阻尼力 的同时,部分磁流变液来不及全部流入补偿腔内,此时主要是通过 解耦盘的形变吸收振动能量。当发动机低频振动时,磁流变液的粘 度发生变化产生阻尼力的同时,磁流变液主要通过连通通道进入补 偿腔,补偿腔由具有弹性的密封底膜包围而成。随着发动机转速的 变化,供给电流相应的变化,改变磁流变液的粘度,进而改变磁流 变液产生的阻尼力,实现发动机全工况、多振动频率的隔振覆盖, 反应灵敏且能够适用的频率很多。
进一步地,活塞头的侧壁设置有螺旋凹槽,螺旋凹槽环绕活塞头 的中心线呈螺旋状设置。
活塞头侧壁设置螺栓凹槽,能够在较短的运动行程中产生更大的 剪切力,使该磁流变悬置器适用于大功率的发动机,扩大适用频率 范围。其中螺旋凹槽优选凹槽截面半径为2mm,螺旋升角为7°。
进一步地,活塞头设置有多个扇形槽,每个扇形槽的横截面积 均为扇形,多个扇形槽环绕活塞头的中心线旋转对称设置,每个扇 形槽内对应设置一个电磁线圈。
活塞头为圆柱体,如此设计能够使电磁线圈的分布更加均匀, 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也更加均匀,使磁流变液的粘度更加均匀,阻 尼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每个电磁线圈的缠绕中心线与活塞头的中心线相互 垂直。
“缠绕中心线”是指电线缠绕成电磁线圈时所环绕的中心线。 活塞头的中心线所在的方向为活塞头的运动方向,相比其他摆放位 置,缠绕中心线与活塞头的中心线垂直,液室内能够产生均布磁场, 且均匀覆盖整个圆周面,不会产生弱磁场区域。当线圈通电后产生 感应磁场,磁流变液中的导磁颗粒在磁场的作用下沿磁感线成束, 宏观上增加了磁流变液的粘度。
进一步地,分隔板活动设置于空腔内,分隔板包括横向设置且 相互贴合的上通道片和下通道片,连通通道包括上通孔、下通孔和 环形通道,上通孔设置于上通道片,下通孔设置于下通道片,环形 通道设置于上通道片和下通道片之间,上通孔用于连通液腔和环形 通道,下通孔用于连通补偿腔和环形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65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轻高压气机振动用的减振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机组减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