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成形铣刀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6950.0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4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沈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西夏墅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12 | 分类号: | B23C5/1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金辉 |
地址: | 21318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成形 铣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合成 形铣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管件接口的加工采用三步骤法,即: 将外圆、圆弧和倒角分成三次加工,该三步骤的加工方法存在生产效率低下、 关键接口容易产生毛刺、加工衔接面不匹配、影响精度和外观的问题。因此, 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复合成形铣刀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 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 题,现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复合成形铣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成形铣刀,该 铣刀包括连接轴、设置在连接轴前部的倒角刃、设置在倒角刃前部的第二外圆 刃、设置在第二外圆刃前部的圆弧刃、设置在圆弧刃前部的第一外圆刃、设置 在第一外圆刃中部的端刃,所述倒角刃纵向截面的上下斜边可形成夹角。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成形铣刀的结构较为简单, 可对管件接口进行一次加工成型,省时省力,生产效率较高,可使得管件加工 处精度较高,表面质量较好,方便实用,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 讲,在不付出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端刃5的左视图;
图3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加工零件的结构图;
图中,1.连接轴,2.倒角刃,3.第二外圆刃,4.第一外圆刃,5.端 刃,6.圆弧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描述中使用的词语 “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 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下面所示 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并且,下面实 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 案所必须的。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复合成形铣刀,该铣刀包括连接轴1、设置在连接轴1前 部的倒角刃2、设置在倒角刃2前部的第二外圆刃3、设置在第二外圆刃3前部 的圆弧刃6、设置在圆弧刃6前部的第一外圆刃4、设置在第一外圆刃4中部的 端刃5,所述倒角刃2纵向截面的上下斜边可形成90°夹角;第一外圆刃4和 第二外圆刃3的纵向截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外圆刃4的长度小于第二外圆刃3的长度;所述圆弧刃6 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连接第一外圆刃4的后端和第二外圆刃3的前端;所述端刃5 为四叶片末端固定连接形成的风轮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成形铣刀可对图3中零件的A处结构进行一次成型加 工,其中,端刃5对71处加工,第二外圆刃3和第一外圆刃4对72处加工, 圆弧刃6对73处加工,倒角刃2对74处加工,使用本实施例的复合成形铣刀 可对工件中的71、72、73、74四处进行一次成型加工,生产效率较高,表面质 量较好,精度较高。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 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 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 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 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西夏墅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西夏墅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69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