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胶结构薄膜滤波混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7423.1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4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龚莉钗;王思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翔光光通讯器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26 | 分类号: | G02B6/26;G02B6/29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1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结 薄膜 滤波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理领域,尤其涉及光纤通信技术,特别是一种全胶结构薄膜滤波混合器。
背景技术
Hybrid是一种新型的光无源器件,它是将Isolator(隔离器)和WDM(波分复用器)集成在一起,同时实现两者的功能。目前国内外Hybrid采用焊接结构,材料成本高,性能参数稳定性较差;而且随着光通信网络的发展,光发射和接收系统趋于集成化和小型化,所以兼并Isolator(隔离器)和WDM(波分复用器)器件功能的Hybrid(混合器)的需求也迅速增加,对Hybrid器件的要求性能和外观尺寸也越来越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隔离器和波分复用器功能的全胶结构薄膜滤波混合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全胶结构薄膜滤波混合器,包括:玻璃管;反射双纤准直器,所述反射双纤准直器设置在所述玻璃管内;泵浦端,所述泵浦端设置在所述反射双纤准直器的后端,所述泵浦端与所述反射双纤准直器连接;公共端,所述公共端连接在所述反射双纤准直器的后端,所述公共端与所述反射双纤准直器连接;滤波片,所述滤波片设置在所述反射双纤准直器的前端;透射单纤准直器,所述透射单纤准直器设置在所述玻璃管内;隔离器,所述隔离器设置在所述透射单纤准直器上面向所述反射双纤准直器的一端;光纤,所述光纤设置在所述反射双纤准直器及所述透射单纤准直器内。
所述反射双纤准直器及所述透射单纤准直器通过光学胶水与所述玻璃管固定。
所述隔离器的尺寸为Φ2.8×4.0毫米。
本实用新型全胶结构薄膜滤波混合器将光信号正确的输入信号端,透射到公共端;泵浦端有一部分光能量经过泵浦的放大后通过反射双纤准直器,也到达公共端;这样公共端的光能量是信号端光能量与泵浦端光能量叠加,实现了对信号端的信号放大。本实用新型全胶结构薄膜滤波混合器同时具有Isolator(隔离器)和WDM(波分复用器)的功能,且全胶结构稳定,性能参数良好,外观尺寸优化,适用于小型化和集成化的光通信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胶结构薄膜滤波混合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全胶结构薄膜滤波混合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全胶结构薄膜滤波混合器包括,反射双纤准直器1和透射单纤准直器4,两者相向设置,在两者相向的面上分别安装滤波片2、隔离器3,光纤6设置在反射双纤准直器1和透射单纤准直器4,在透射单纤准直器4的一端形成信号端9,泵浦端7及公共端8分别设置在反射双纤准直器1的后端。其中反射双纤准直器1和透射单纤准直器4是通过光学胶水与玻璃管5固定,保证磁环强度大小不变的情况,隔离器3的尺寸选用Φ2.8×4.0毫米,缩小了器件的整体尺寸。
本实用新型全胶结构薄膜滤波混合器将光信号正确的输入信号端,透射到公共端;泵浦端有一部分光能量经过泵浦的放大后通过反射双纤准直器,也到达公共端;这样公共端的光能量是信号端光能量与泵浦端光能量叠加,实现了对信号端的信号放大。本实用新型全胶结构薄膜滤波混合器同时具有Isolator(隔离器)和WDM(波分复用器)的功能,且全胶结构稳定,性能参数良好,外观尺寸优化,适用于小型化和集成化的光通信系统。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翔光光通讯器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翔光光通讯器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74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