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艾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7885.3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6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筑;李福来;马晓亮;刘秀芬;吴延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艾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艾灸器。
背景技术
艾灸治疗是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它是以艾绒或以艾绒配以其他药物放置在人 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借灸火的温度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 经络,稳步元气,调和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作用。艾灸的作用机制, 首先是局部火的温热刺激作用,增强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加强代谢能力,促进炎症、血肿、 粘连等消散吸收,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其次 具有经络调节的作用,促进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建立相互协调的关系;第三具有调节免 疫功能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即免疫力低下者可以升高,免疫力过高 者可以使之降低,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第四艾灸本身具有药理作用,李时珍《本草纲 目》中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治百病,绝阳之性,通十二经。”《本草从新》中记 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 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最后艾灸作用于人体是一种综合的作用,由各种因素 相互影响、互相补充、共同发挥整体治疗作用。目前常用的艾灸器具包括艾灸罐、艾灸盒、艾 灸棒、立式艾灸器、随身灸等,这些艾灸器都没有除烟装置,而在施灸的专业场所,经常是多 名医师对不同的患者施灸,并且络绎不绝,在这种场所由于艾灸器没有除烟装置,从而使施 灸场所的烟雾很大,空气遭到严重污染,同时由于烟雾中含有焦油成分,而焦油本身含有大 量的致癌物质,烟雾中还存在着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烟雾 中的超细悬浮微粒,会超越鼻毛和肺部上呼吸道的纤毛而深入到肺泡,甚至流入肺泡毛细 血管中,再通过血液循环流遍全身。所以在保证艾灸效果的同时减少艾灸时的烟雾成为了 急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保证艾灸效果的同时能有效减少烟 雾的新型艾灸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艾灸器,包括艾绒燃烧室、除烟 罩、排烟管和消烟器,所述艾绒燃烧室底部设有透热孔,艾绒燃烧室顶部设有开口,开口上 罩有除烟罩,除烟罩顶部与排烟管一端相连,排烟管另一端与消烟器入烟口相连。
为了减少热量损失,该新型艾灸器还包括艾灸罐盖,所述艾灸罐盖盖合在艾绒燃 烧室的开口上,艾灸罐盖上设有用于排烟的排烟口。
为了防止烫伤和减少热量损失,所述艾绒燃烧室四周设有隔热层。
为了防止烫伤和定位针灸,所述艾绒燃烧室底部设有隔热垫,隔热垫上设有与艾 绒燃烧室的透热孔相通的透气孔。
为了存放安全,还包括灭火筒,所述灭火筒盖合在艾绒燃烧室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新型艾灸器结构简单,通过排烟罩收集艾绒燃烧的 烟气,通过消烟器处理烟气,净化气体,可以使病人免受烟气的困扰和危害,从而病人可以 在清洁无污染的环境中接受针灸治疗;同时,隔热层和隔热垫可以防止烫伤,同时可以减少 热量的损失,使艾灸的热量主要通过透气孔输出,定位作用在患部,提高了艾灸治疗的效 率;灭火筒用在针灸后窒息灭火,提高了艾灸器的使用和存放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新型艾灸器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艾绒燃烧室;11-透热孔;12-开口;2-除烟罩;
3-排烟管;4-消烟器;5-艾灸罐盖;51-排烟孔;6-隔热层;
7-隔热垫;8-灭火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 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艾灸器,包括艾绒燃烧室1、除烟罩2、排烟管 3和消烟器4,所述艾绒燃烧室1底部设有透热孔11,艾绒燃烧室1顶部设有开口12,开口12上 罩有除烟罩2,除烟罩2顶部与排烟管3一端相连,排烟管3另一端与消烟器4入烟口相连。该 新型艾灸器结构简单,通过排烟罩收集艾绒燃烧的烟气,通过消烟器4处理烟气,净化气体, 可以使病人免受烟气的困扰和危害,从而病人可以在清洁无污染的环境中接受针灸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师范学院,未经沧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78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观赏植物培养瓶
- 下一篇:一种水培牧草系统构建方法及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