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谐振式反射器的宽带定向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8248.8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5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彭麟;谢继杨;孙凯;姜兴;仇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14;H01Q19/10;H01Q1/5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谐振 反射 宽带 定向天线 | ||
1.基于谐振式反射器的宽带定向天线,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宽带天线本体层(1)、谐振式反射器层(2)和引向器层(3)组成;谐振式反射器层(2)位于宽带天线本体层(1)的正下方;引向器层(3)位于宽带天线本体层(1)的正上方;
上述宽带天线本体层(1)包括本体介质基板(1-1)、主辐射贴片(1-2)和金属加载环(1-3);主辐射贴片(1-2)和金属加载环(1-3)同时覆贴于本体介质基板(1-1)的同一侧表面,且金属加载环(1-3)呈环状,并环绕在主辐射贴片(1-2)的相对外侧;主辐射贴片(1-2)的中心设有馈电点;
上述谐振式反射器层(2)包括谐振介质基板(2-1)和金属谐振环(2-2);金属谐振环(2-2)呈环状,并覆贴于谐振介质基板(2-1)的一侧表面;
上述引向器层(3)包括引向介质基板(3-1)和金属引向环(3-2);金属引向环(3-2)呈环状,并覆贴于引向介质基板(3-1)的一侧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谐振式反射器的宽带定向天线,其特征在于:主辐射贴片(1-2)和金属加载环(1-3)同时覆贴于本体介质基板(1-1)的上表面,金属谐振环(2-2)覆贴于谐振介质基板(2-1)的下表面,金属引向环(3-2)覆贴于引向介质基板(3-1)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谐振式反射器的宽带定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天线本体层(1)还进一步包括一微带渐变阻抗变换器(1-4),该微带渐变阻抗变换器(1-4)垂直置于本体介质基板(1-1)的下方,且微带渐变阻抗变换器(1-4)的上端与主辐射贴片(1-2)的馈电点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谐振式反射器的宽带定向天线,其特征在于:谐振式反射器层(2)与宽带天线本体层(1)之间的距离大于引向器层(3)与宽带天线本体层(1)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基于谐振式反射器的宽带定向天线,其特征在于:谐振式反射器层(2)与宽带天线本体层(1)之间的距离为0.07λ~0.11λ,引向器层(3)与宽带天线本体层(1)的距离为0.03λ~0.05λ,其中λ为主辐射贴片(1-2)的工作频带起始频率对应波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谐振式反射器的宽带定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辐射贴片(1-2)、金属加载环(1-3)、金属谐振环(2-2)和金属引向环(3-2)的中心均在同一条垂直直线上,其该垂直直线同时与本体介质基板(1-1)、谐振介质基板(2-1)和引向介质基板(3-1)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谐振式反射器的宽带定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加载环(1-3)、金属谐振环(2-2)和金属引向环(3-2)均为圆环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谐振式反射器的宽带定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辐射贴片(1-2)为扇状蝴蝶结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谐振式反射器的宽带定向天线,其特征在于:金属谐振环(2-2)的尺寸与金属加载环(1-3)的尺寸相匹配,金属引向环(3-2)的尺寸与主辐射贴片(1-2)的尺寸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82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感线的线圈天线的直角铺线结构
- 下一篇:一种耐用性好的可调频发射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