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阻尼器注脂液压油缸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9091.0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9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柴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力地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 器注脂 液压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尼器注脂液压油缸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限制动荷载作用下桥梁端的位移,经常在桥梁端安装阻尼器,与伸缩缝隙在结构上行成并联装置,当桥面突然发生大规模的刹车或突加的地震、风荷载等荷载的冲击作用时,阻尼器就会对伸缩起到保护作用。但是阻尼器油缸中的工作介质是粘度值达到20000cts以上的高粘度二甲基硅脂,粘度极高。以前都是采用人工灌注,灌注一支阻尼器油缸的二甲基硅脂需要两人合作两天多时间,而且人工加注过程中硅油的浪费非常大,对环境污染也特别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器注脂液压油缸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作效率低,浪费人工成本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尼器注脂液压油缸系统,包括注脂油缸和复位油缸;注脂油缸和复位油缸均为一端开口的筒体,且注脂油缸的开口端与复位油缸的开口端可拆卸连接;注脂油缸的开口与复位油缸的开口连通,并形成密闭腔体;注脂油缸远离其开口的一端设置有压力油注入口,复位油缸远离其开口的一端设置有复位油注入口,注脂油缸的开口端的端面上,还设置有油脂出口;注脂油缸内,滑设有一注脂活塞,复位油缸内,滑设有一密封活塞,注脂活塞与密封活塞通过活塞杆连接。
进一步地,阻尼器注脂液压油缸系统还包括增压油缸,三通接头和高压球阀;增压油缸通过三通接头与高压球阀的一端连通,高压球阀的另一端与油脂出口连通,三通接头的另一个出口与阻尼器油缸连通。
进一步地,注脂油缸的开口端与复位油缸的开口端通过法兰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尼器注脂液压油缸系统,通过注脂油缸的开口向注脂油缸内注入二甲基硅脂,另一端注入普通液压油,二甲基硅脂在注脂活塞的推动下通过有油脂出口进入至阻尼器油缸内;复位油缸用于将注脂活塞推向初始位置,以便进行下一轮注脂。该系统简单可靠,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注脂液压油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注脂油缸;11-压力油注入口;12-油脂出口;
13-注脂活塞;2-复位油缸;21-复位油注入口;
22-密封活塞;3-活塞杆;4-增压油缸;
5-三通接头;6-高压球阀;7-阻尼器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力地液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力地液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90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