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氢冷发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0086.1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4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叶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晓东 |
主分类号: | H02K5/12 | 分类号: | H02K5/12;H02K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1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氢冷发电机。
背景技术
如果气态氢作为一种极其可燃物质用于冷却的话,交流发电机/发电机周围的环 境易受到爆炸的持续危险。交流发电机周边的氢泄漏存在许多可能的原因,这使得氢泄漏 出来进入空气中,例如波形导管密封物、界面和气密过渡部分上的漏点,还有人为或者仪器 插入制造的钻孔,等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的氢冷 发电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氢冷发电机,包括发电罐体、罐盖、气体分析仪、氢气干燥冷却器、露点变送 器、收集器端和透平端,所述发电罐体两端上设置有罐盖,所述发电罐体两端上分别连接设 置有收集器端和透平端,所述收集器端和透平端上设置有主轴承,所述收集器端和透平端 与发电罐体连接处设置有外壳密封装置,所述外壳密封装置上设置有供油密封,所述发电 罐体上连接设置有放空管,所述发电罐体通过放空管连接设置有气体分析仪,所述发电罐 体上通过进气管和出气管连接设置有氢气干燥冷却器,所述出气管上连接设置有露点变送 器,所述发电罐体上设置有氢气输入管和二氧化碳输入管,所述发电罐体内部设置有氢气 主管和二氧化碳主管。
作为优选,所述氢气主管设置在发电罐体的顶部,所述二氧化碳主管设置在发电 罐体的底部,所述氢气输入管与氢气主管相连,所述二氧化碳输入管与二氧化碳主管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气体分析仪为氢气纯度气体分析仪采样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发电罐体上设置有观察窗。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在发电罐体两端上分别连接设置有收 集器端和透平端,在收集器端和透平端与发电罐体连接处设置有外壳密封装置,氢气主管 设置在发电罐体的顶部,所述二氧化碳主管设置在发电罐体的底部,所述氢气输入管与氢 气主管相连,所述二氧化碳输入管与二氧化碳主管相连;在发电罐体上通过进气管和出气 管连接设置有氢气干燥冷却器,进行氢气干燥,在发电罐体通过放空管连接设置有气体分 析仪,进行气体分析检测,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 的界定。
参阅图1所示,一种氢冷发电机,包括发电罐体1、罐盖2、气体分析仪3、氢气干燥冷 却器4、露点变送器5、收集器端6和透平端7,所述发电罐体1两端上设置有罐盖2,所述发电 罐体1两端上分别连接设置有收集器端6和透平端7,所述收集器端6和透平端7上设置有主 轴承8,所述收集器端6和透平端7与发电罐体1连接处设置有外壳密封装置14,所述外壳密 封装置14上设置有供油密封15,所述发电罐体1上连接设置有放空管10,所述发电罐体1通 过放空管10连接设置有气体分析仪3,所述发电罐体1上通过进气管和出气管连接设置有氢 气干燥冷却器4,所述出气管上连接设置有露点变送器5,所述发电罐体1上设置有氢气输入 管13和二氧化碳输入管12,所述发电罐体1内部设置有氢气主管9和二氧化碳主管11,所述 气体分析仪3上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放空管10、氢气输入管13和二氧化碳输入管12上设置有 控制阀。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氢气主管9设置在发电罐体1的顶部,所述二氧化碳主管11设 置在发电罐体1的底部,所述氢气输入管13与氢气主管9相连,所述二氧化碳输入管12与二 氧化碳主管11相连。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气体分析仪3为氢气纯度气体分析仪采样装置。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发电罐体1上设置有观察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晓东,未经叶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00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