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纤维及其冷感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0276.3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8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陶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1D5/253;D03D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金宝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纤维 及其 织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纺织品、服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纤维及其织物。
背景技术
冷感织物由冷感纤维面料制作而成,具有良好吸放湿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穿着比较凉爽,常于春夏两季穿着。冷感织物的使用能够降低能量消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现有冷感织物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在普通的织物上使用冷感功能助剂,增加织物的吸湿速干性及保湿通气性,给予织物清凉感从而实现织物的冷感;第二类是在织物上增加棉、麻等天然纤维,通过织造技术使织物增加吸湿速干性及保湿通气性,通过散热实现冷感效果;第三类是在织物上增加锦纶等高热传导率的纤维,增加织物的高热传导率,实现冷感效果;第四类使用芯壳结构的复合纤维,利用粘胶、锦纶等纤维的高含水量,实现热的传导,达到冷感的效果。
以上四种现有实现冷感的织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第一类的冷感加工助剂的冷感功能持久性差,很难感觉到持久的凉爽;第二类的麻、棉等织物的凉爽感实际很难被感知,冷感效果较差;第三类的锦纶、粘胶类织物具有一定的冷感效果,但是冷感效果仍不明显,冷感效果仍然有限。第四类芯壳结构的复合纤维,虽然可以实现冷感的效果,但是由于高分子聚乙烯在纤维外部,所以染色均匀程度不能够很好的控制,染色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叶形结构的复合纤维。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纤维既能获得优异的冷感效果,又能实现染色的均匀性。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由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纤维制成的冷感织物。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纤维主要由异形纤维体和外围填充体组成;所述异形纤维体的横截面由多个叶片组成,所述外围填充体填充固定在相邻的叶片之间;所述异形纤维体由聚乙烯纤维制成,所述外围填充体由除聚乙烯纤维之外的其他织物原料制成。
为了保证复合纤维的牢固程度,作为优选,所述异形纤维体由中心柱体和多个扇形叶体组成,所有所述扇形叶体的轴芯端均分别与所述中心柱体固定连接。即所有所述扇形叶体均从所述中心柱体辐射而出,形成叶片状。中心柱体的设计,可以作为复合纤维的中心轴,保障了复合纤维的牢固度。
作为优选,所述异形纤维体由中心柱体和3~5个扇形叶体组成,所有所述扇形叶体均匀分布在所述中心柱体周侧。扇形叶体数量过少,会带来染色效果仍然较差的缺陷,同时冷感体验不均,冷感体验效果较差。扇形叶体数量过多会极大的提升制作成本和技术难度。因此,在考虑到冷感体验效果、染色效果以及经济成本等多重因素下,扇形叶体的数量以3~5个为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围填充体可以由除聚乙烯纤维之外的其他易于染色的织物原料制成。作为优选,所述外围填充体由锦纶、丙纶和/或涤纶制成,该三种原料可以任意组合亦可单一使用制作外围填充体。锦纶、丙纶和涤纶三种织物原料都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同时具有一定的冷感作用,因此,能够在保障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纤维在具备良好染色性能的前提下,能够进一步提升其冷感效果。
为了进一步保障本实用新型复合纤维冷感体验的均一性以及染色的难度及均一性,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纤维中,聚乙烯纤维所制作的异形纤维体占复合纤维总重量的百分比为15%~60%,相应的,外围填充体所占复合纤维总重量的百分比为40%~85%。聚乙烯纤维所制作的异形纤维体重量百分比含量过高,会导致染色难度增加;聚乙烯纤维所制作的异形纤维体重量百分比含量过低,会降低冷感体验效果。经验证,聚乙烯纤维所制作的异形纤维体占复合纤维总重量的百分比为15%~60%为佳,此时能够具有较好的冷感体验效果且染色方便。
具体的,作为优选,所述外围填充体由锦纶制成;所述复合纤维任一横截面中:所述异形纤维体在所述横截面中的面积占有率为18.1%~63.8%。进一步的,所述外围填充体在所述横截面中的面积占有率为36.2%~81.9%,所述异形纤维体的面积占有率与所述外围填充体的面积占有率之和为100%。
具体的,作为优选,所述外围填充体由丙纶制成;所述复合纤维任一横截面中:所述异形纤维体在所述横截面中的面积占有率为14.1%~58.2%。进一步的,所述外围填充体在所述横截面中的面积占有率为41.8%~85.9%,所述异形纤维体的面积占有率与所述外围填充体的面积占有率之和为100%。
具体的,作为优选,所述外围填充体由涤纶制成;所述复合纤维任一横截面中:所述异形纤维体在所述横截面中的面积占有率为19.3%~67.1%。进一步的,所述外围填充体在所述横截面中的面积占有率为32.9%~80.7%,所述异形纤维体的面积占有率与所述外围填充体的面积占有率之和为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陶,未经刘文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02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字花形布料
- 下一篇:通过保留音调实现峰均功率比减小的改造的有效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