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挂式自然降水净化及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2709.9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7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林;崔元彰;陈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E03B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朱红星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 自然 降水 净化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水储水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悬挂式自然降水净化及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比较巨大。以北京为例,一线城市居民人均每月用水3.2吨,家庭月平均用水量可达8.55吨。北京居民家庭用水已经达到了总用水量的49%以上。这其中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资源浪费,一些水资源可重复利用,例如:洗菜的水可以冲厕所,淘米的水可以浇花等等,这样可大大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城市排水系统能力有限。城市中多采用地下大型蓄洪池,收集并储存降水,具有滞洪和蓄水的双重功效,但由于城市中空间紧缺,大型蓄洪池的使用受到限制,多数城市排水系统很难应对较大较急的降水,例如在大暴雨来临后,一些城市极易出现“城中看海”的现象。
居民楼房的植被覆盖率低。目前居民楼多以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而成,且多以高层建筑为主。楼顶及室外墙体很难有植被生长,居民楼周围空气质量较差。
居民楼水泵消耗大量电能。居民楼用水,尤其在高层居民楼用水时,多采用水泵将自来水加压送至每户,水泵在工作时耗费较大的电能。
自然降水利用率低下。降雨降雪等水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多废弃与地表流失。
国家相关规定将水质分为五类,一类至五类水质分别降低,其中三类水质: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以及居民日常非饮用用水,自然降水经过处理后,可达到此水质标准,并可供城市居民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能有效利用自然降水的悬挂式自然降水净化及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悬挂式自然降水净化及利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连接在装置主体上端的装置顶部和装置主体下端的装置底部,以及通过进水导管与装置主体内部连通的引流装置;装置主体内设置有弧形过滤板和消毒板,装置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导管与进水口通过管件连接,装置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与出水导管连接。
所述的装置主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消毒板卡槽,消毒板连接再消毒板卡槽内。消毒板包括作为主体的消毒物质载体和位于消毒板一端的消毒板提手。
所述的装置主体的上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弧形的过滤板卡槽,弧形过滤板连接在过滤板卡槽内。弧形过滤板包括用于过滤雨水中的沉渣及有害物质的过滤网和位于过滤板一端的过滤板提手。
所述的装置顶部左右对称地设置有多个植被凹槽,装置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顶部端壁,顶部端壁通过端壁卡槽连接在装置顶部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悬挂式自然降水净化及利用装置,悬挂于用户窗外房屋墙壁,收集并净化过的自然降水,可满足日常生活中非饮用水的用水需求。具有如下优点:有效利用自然降雨降雪所产生的水资源,减少不必要的自来水使用量,为居民家庭节约水费;减少大雨、暴雨对城市排水系统所产生的压力;装置顶部可种植花草,增加房屋植被覆盖率,净化空气,美化城市;用户可根据所在地区降水量选择装置型号大小进行安装,且安装及使用十分简便。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板可使用多次,并且可更换,消毒板也可更换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悬挂式自然降水净化及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主体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弧形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消毒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引流装置,2、进水导管,3、装置主体外壳,301、进水口,302、过滤板卡槽,303、消毒板卡槽,4、装置顶部,401、第一植被凹槽,402、第二植被凹槽,403、顶部端壁,5、弧形过滤板,501、过滤网,502、过滤板提手,6、消毒板,601、消毒物质载体,602、消毒板提手,7、装置底部,701、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悬挂式自然降水净化及利用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下面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27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盐废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铜片研磨废水处理回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