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科定位打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4073.1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9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尚习文;方艳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习文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A61B17/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38299 湖北省黄冈***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科 定位 打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骨科定位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骨科在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时,需要在椎弓根上钻孔,而过去一般需要开孔锥、套针、钻孔器三者配合才能完成钻孔工作:先用开孔锥定位,然后用套针预钻小孔,最后才用钻孔器钻出需要的孔,整个过程比较繁琐,需要的器械比较多,手术时间较长,医疗人员的劳动强度大。现有的骨科打孔器没有打孔深度控制的功能,使打孔的深度无法准确的进行控制,可能存在打孔过浅或过深的问题。且不能精确定位打孔位置,造成打孔位置偏差,影响治疗效果,如果不能垂直骨骼进行打孔,会造成孔眼过大影响骨科患者恢复,对骨科患者身体造成造成二次伤害,以往装置不能很好的控制打孔速度和力度,不利于治疗恢复的进行,长此以往,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骨科定位打孔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科定位打孔装置,包括圆筒、升降杆和控制器;所述圆筒右端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支架,所述升降杆与支架连接,所述升降杆另一端安装有弧形骨骼固定架,所述圆筒内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与电动伸缩杆一端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通过转动套与钻杆连接;所述圆筒左侧设置有旋转刻度,所述圆筒上端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左端安装液泵,所述液泵左端连接有水管;所述圆筒底部安装有控制器。
进一步,所述圆筒左侧设置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开有限位孔,所述钻杆穿过限位孔延伸至限位管外,且钻杆与限位管外的第二钻头连接,所述第二钻头的左端连接有第一钻头,所述第一钻头的直径小于第二钻头。
进一步,所述电动伸缩杆上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转动套之间安装有弹簧。
进一步,所述弧形骨骼固定架安装有固定带。
进一步,所述转动套内设有安装孔和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骨科定位打孔装置,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在进行骨科患者打孔辅助治疗恢复时,省时省力,科学便捷,安全高效,定位准确,智能科学,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能一次钻孔成功,避免二次钻孔出现的定位不准确,提高工作效率;能对钻头进行喷淋降温,减少对病患的损伤;能精确方便的控制打孔深度,且结构简单,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弧形骨骼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弧形骨骼固定架;2-升降杆;3-水箱;4-支架;5-圆筒;6-底座;7-控制器;8-水管;9-横刻度板;10-第一钻头;11-第二钻头;12-钻杆;13-限位管;14-竖刻度板;15-液泵;16-转动套;161-凹槽;162-安装孔;17-电动伸缩杆;18-限位柱;19-电机;20-弹簧;21-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骨科定位打孔装置,包括圆筒5、升降杆2和控制器7;圆筒5右端安装有底座6,底座6上安装有支架4,升降杆2与支架4连接,升降杆2另一端安装有弧形骨骼固定架1,圆筒5内安装有电机19,电机19与电动伸缩杆17一端连接,电动伸缩杆17通过转动套16与钻杆12连接;圆筒5左侧设置有旋转刻度14;圆筒5上端安装有水箱3,水箱3左端安装液泵15,液泵15左端连接有水管8;圆筒5底部安装有控制器,圆筒5左侧设置有限位管13,限位管13开有限位孔,钻杆12穿过限位孔延伸至限位管13外,且钻杆12与限位管13外的第二钻头11连接,第二钻头11的左端连接有第一钻头10,第一钻头10的直径小于第二钻头11,电动伸缩杆17上安装有限位柱18,限位柱11与转动套16之间安装有弹簧20,弧形骨骼固定架1安装有固定带21,转动套16内设有安装孔162和凹槽1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习文,未经尚习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40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视手术钳
- 下一篇:一种桡动脉穿刺点的止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