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套管离心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4734.0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6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黄鹭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鹭强 |
主分类号: | A61B5/154 | 分类号: | A61B5/154;A61M5/178;A61J1/05;A61J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冯倩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离心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套管离心 注射器。
背景技术
高浓度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简称PRP),是通 过离心血液而得到的含高浓度血小板的血浆。PRP内含有大量的生 长因子,具有迅速止血、止痛、加速伤口愈合、加速组织修复的作 用,可极大程度减轻术后疤痕的形成。另外,由于PRP可以从患者 自身血液中提取,经提取富集处理后,可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因 而来源丰富,取材方便,制备方法简单而且可以让身体吸收。自身 PRP使用能避免病毒传播和免疫排斥的问题出现。因此PRP被广泛 应用于各种外科手术、心脏手术以及整形手术,目前亦广泛用于医 学美容方面,所以PRP的提取质量是影响其功能和效果的关键因素。
目前的PRP的提取需要使用PRP机,但机器的价格昂贵,操 作费时,基本原理都需要两个离心管,两次抽取血浆,易污染,血 小板提取时有不同程度的损失,操作不方便,操作时间长。
因此,亟需一种操作方便的提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套管离心注射器,操作方便, 工作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套管离心注射器,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其中:
所述外套管包括外筒和外活塞,所述外筒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端 口,所述外筒靠近所述第一端口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突起,所述第一 突起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的连接通道,所述外筒的另一 端开放,可容纳所述内套管;
所述外筒内部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突起相匹配的外活塞,所述 外活塞远离所述第一突起的一面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 部设置在所述外活塞距离所述第一突起最远的位置,所述第一连接 部将所述外活塞上下连通;
所述内套管的直径小于所述外套管的直径,所述内套管包括内 筒、推杆和内活塞;
所述内筒的一端开设有第二端口,所述推杆和内活塞设置在所 述内筒内部,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内活塞相连接,所述第二端口 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螺旋配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
与所述第一端口相匹配的可扣设在所述第一端口外的外套管 盖。
进一步的,还包括:
与所述第二端口相匹配的针头。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内部还设置有可容纳所述内套管的第一通 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外活塞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 述第一通道内部的一端,所述内套筒可通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外 活塞螺旋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突起为锥体,所述外活塞为与所述第一突 起相匹配的锥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突起为球缺。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远离所述第一端口的一端的外沿设置有凸 起。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远离第二端口的一端的外沿设置有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螺旋连接处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外活塞与所述外筒内壁之间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申请中,通过设置两个可以配 合的外套筒和内套筒,使用一套双套管离心注射器,就可以完成从 取血、离心、提取及注射的一整套流程,操作过程简单,工作效率 更高。并且由于特殊设计的外活塞,使得在离心后提取作业时,操 作更方便,不会误吸含红细胞血浆,且可以将分离得到的含血小板 血浆最大程度的提取到内套筒中,不会造成血浆的浪费,满足治疗 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 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 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 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套管离心注射器的外筒的结构 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套管离心注射器的内筒的结构 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套管离心注射器的内筒的外观 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套管离心注射器的内筒的第二 端口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套筒与外套筒连接时的剖面示意 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鹭强,未经黄鹭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47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神经内科用TCD检测探头
- 下一篇:一种无线智能运动心率监测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