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椎板拉钩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7271.3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9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俭波;孙玉英;张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17/5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椎板拉钩。
背景技术
脊柱椎体骨折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如处理不当往往遗留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造成不小的痛苦。
目前,脊柱疾患的外科手术治疗以脊柱后路的钉棒系统固定为临床较多的采用,手术中需要准确的将椎弓根螺钉拧入椎体内。因椎体后侧软组织丰富,而随着人们对微创技术的追求,要求切口越来越小,因而在拧入椎弓根螺钉的过程中需要将软组织牵开,以便暴露组织。否则会因暴露不清导致椎弓根螺钉的定位失准对切口软组织造成严重的绞挫损害,产生脊柱术后失败综合症。
目前临床采用椎板拉钩来实现软组织牵开,植入椎体螺钉,但是由于传统的椎板拉钩仅负责将软组织牵开,无法对椎体螺钉进行引导定位,因此,造成植钉位置容易造成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椎板拉钩,能够方便的使椎体螺钉快速、准确的植入植钉位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椎板拉钩,包括:钩身本体,且该钩身本体设有用于椎体螺钉斜向引导定位的凹槽,该凹槽为一锲形槽,且该锲形槽的上端槽宽大于下端槽宽,即呈向上放射状。
进一步,所述上端槽宽为2cm-3cm,下端槽宽为1.5cm-1.8cm。
进一步,所述钩身本体的下部,且位于凹槽的两侧设有护翼。
进一步,所述钩身本体的下方,即凹槽的末端设有拉钩。
进一步,所述拉钩为向前翘起的弧形拉钩。
进一步,所述拉钩为分叉式拉钩,且分叉的分叉点位于凹槽的中心线上。
进一步,所述钩身本体还与一手柄部相连,该手柄部的后端还连接有防滑钩拉杆。
进一步,所述锲形槽与钩身本体的末端所在水平面的夹角为70°-7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椎板拉钩,其通过锲形槽快速实现椎体螺钉引导定位,避免植钉位置出现偏差,本椎板拉钩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适于临床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椎板拉钩的结构示意图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椎板拉钩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椎板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钩身本体1、护翼101、弧形拉钩102、分叉式拉钩103、锲形槽2、手柄部3、防滑钩拉杆4。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椎板拉钩,包括:钩身本体1,且该钩身本体设有用于椎体螺钉斜向引导定位的凹槽,该凹槽为一锲形槽,且该锲形槽的上端槽宽大于下端槽宽,即呈向上放射状。
所述凹槽的上端槽的深度大于下端槽的深度。
在手术时,椎体螺钉依靠在锲形槽内,向植钉位置打入椎体螺钉;本椎板拉钩通过上宽、下窄的槽口设计,能够保证手术时,椎体螺钉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并且能够准确引导、定位。
可选的,所述上端槽宽为2cm-3cm,下端槽宽为1.5cm-1.8cm。其中,上端槽宽优选为2cm,下端槽宽为1.5cm。
所述钩身本体1的下部,且位于凹槽的两侧设有护翼101,通过护翼101能够保护人体组织,避免在植钉时,人体组织受到破坏。
所述钩身本体1的下方,即凹槽的末端设有拉钩102,优选的,所述拉钩102为向前翘起的弧形拉钩,通过该弧形拉钩能够快速的将软组织牵开,达到减少手术损伤的目的。
如图3所示,所述拉钩为分叉式拉钩103,且分叉的分叉点位于凹槽的中心线上,通过所述分叉式拉钩103便于卡住横突后往前顶住椎板,利用杠杆原理拉卡肌肉组织,该设计能够有效拉牵暴露术野,方便植钉定位。
进一步,为了便于撑压,所述钩身本体1还与一手柄部3相连,以及该手柄部3的后端还连接有防滑钩拉杆4。
进一步,为了便于在手术中进行植钉操作,所述锲形槽与钩身本体的末端所在水平面的夹角α为70°-75°。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中医医院,未经常州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72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