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渗水的隧道管片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7577.9 | 申请日: | 2016-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0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梁;金斐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建工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水 隧道 管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建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渗水的隧道管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隧道建设中因盾构施工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等优点,盾构施工法被应用的情况愈来愈多。
盾构施工法需要使用到隧道管片。隧道管片一般由拱底块、相邻块、连接块、封顶块拼装而成。隧道管片置于地表下面,容易发生渗水。而隧道管片的拼接处难免存在缝隙,因此隧道管片的拼接处是渗水最严重的地方,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渗水的隧道管片。该防渗水的隧道管片能够阻止隧道管片的拼接处发生渗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渗水的隧道管片,包括管片本体,所述管片本体包括拱底块,分别与拱底块两端抵接的相邻块、分别与两个相邻块远离与拱底块抵接的一端抵接的连接块、两端分别和两个连接块抵接的封顶块,所述连接块和封顶块之间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条块,所述第一条块设置有排水槽用于排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块和封顶块之间的连接处设置第一条块,从而将连接块和封顶块之间的缝隙盖住。由于连接块和封顶块之间的连接处位于隧道管片圆周的上端,而设置第一凸块将使第一凸块和封顶块的连接处产生积水,从而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对隧道管片产生严重的腐蚀。而在第一条块上设置排水槽,能够让积水从排水槽排出,从而减少对隧道管片的腐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相邻块与连接块之间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条块,所述第二条块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倾斜向下,所述第二条块远离与管体连接的端面竖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相邻块和连接块之间的连接处设置第一条块,从而将连接块和相邻块之间的缝隙盖住。将第二条块的上端面设置为倾斜向下,使水能够直接沿着第二条块的上端面流走,而不会积聚在连接块和第二凸块之间。将第二条块的下端面设置为倾斜向下,第二条块远离与管体连接的端面竖直设置,则避免使从上端面流走的积水又沿着下端面流回到管体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拱底块与相邻块之间连接处设置有第三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相邻块和拱底块之间的连接处设置第三条块,从而将相邻块和拱底块之间的缝隙盖住,起到防渗水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拱底块、相邻块、连接块和封顶块的外侧均设置有用于穿插钢绞丝的预留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预留凹槽中的钢绞丝将拱底块、相邻块、连接块和封顶块进行预紧,从而减小拱底块和相邻块之间、相邻块和连接块之间、连接块和封顶块之间的缝隙,加强防渗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顶块的内侧设置有凸肋,所述封顶块内设置有与预留凹槽相连通的用于穿插钢绞丝的预留孔道,所述凸肋设置有与预留孔道相连通的用于穿插钢绞丝的连接孔道,所述钢绞丝的两端依次经过预留孔道和连接孔道并用设置在凸肋上的锁具加固,所述钢绞丝在连接孔道部分的两端相互缠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钢绞丝的两端经过预留孔道和连接孔道并用设置在凸肋上的锁具加固,连接孔道部分的钢绞丝的两端是相互缠绕而成的,从而使钢绞丝的两端能够产生联动,当其中一端发生松动,却因为与钢绞丝的另一端相互缠绕而仍能得以固定,从而增强整个隧道管片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留孔道包括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所述第一孔道的一端和第二孔道的一端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相连通的一端和连接孔道连通,所述第一孔道的另一端和第二孔道的另一端均与预留凹槽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预留孔道分成两个,使钢绞丝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孔道和第二通孔后再进行相互缠绕并经过连接孔道,从而使钢绞线能够与封顶块产生向上的拉力,以抵消作用在封顶块上的围岩的压力,提高隧道管片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连接块和封顶块之间的连接处设置第一条块,从而将连接块和封顶块之间的缝隙盖住。由于连接块和封顶块之间的连接处位于隧道管片圆周的上端,而设置第一凸块将使第一凸块和封顶块的连接处产生积水,从而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对隧道管片产生严重的腐蚀。而在第一条块上设置排水槽,能够让积水从排水槽排出,从而减少对隧道管片的腐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建工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建工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75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省力式隧道施工用拱架安装设备
- 下一篇:废气净化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废气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