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混凝土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9550.3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4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郑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平平 |
主分类号: | B28C5/14 | 分类号: | B28C5/14;B28C7/04;E04G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6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混凝土 进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混凝土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建筑是人们用泥土,砖,瓦,石材,木材;(近代用钢筋砼,型材)等建筑材料构成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空间,如住宅,桥梁,厂房、体育馆,窑洞,水塔,寺庙等等。广义上来讲,景观,园林也是建筑的一部分。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建筑工地上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使用进料斗,现有进料斗放置时不能对料斗内的混凝土进行持续搅拌,这样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建筑混凝土进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混凝土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主体,所述进料斗主体上端设有呈喇叭状结构的进料罩,下端设有固定架,所述进料斗主体底部设有对称布置的排料门,所述进料斗主体内部设有平行布置的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与第一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轴与第二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上设有若干个搅拌叶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与进料斗主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旋转方向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叶片与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之间焊接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搅拌叶片、第一搅拌轴与第二搅拌轴,这样进料斗在放置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分别带动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进行旋转,使得对混凝土进行持续搅拌,确保混凝土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斗主体;2.进料罩;3.固定架;4.排料门;5.第一搅拌轴;6.第一电机;7.第二搅拌轴;8.第二电机;9.搅拌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建筑混凝土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主体1,所述进料斗主体1上端设有呈喇叭状结构的进料罩2,下端设有固定架3,所述进料斗主体1底部设有对称布置的排料门4,所述进料斗主体1内部设有平行布置的第一搅拌轴5、第二搅拌轴7,所述第一搅拌轴5与第一电机6相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轴7与第二电机8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8与进料斗主体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8旋转方向相同,这样便于实现搅拌叶片9两个方向对混凝土进行充分混合。
所述第一搅拌轴5、第二搅拌轴7上设有若干个搅拌叶片9,其中所述搅拌叶片9与第一搅拌轴5、第二搅拌轴7之间焊接连接,这样便于搅拌叶片9的连接。这样进料斗在放置时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8分别带动第一搅拌轴5、第二搅拌轴7上的搅拌叶片9进行旋转,使得对混凝土进行持续搅拌,确保混凝土的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平平,未经郑平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95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储存方法及其保鲜盖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水泥搅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