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刮伤的叉车叉杆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0691.7 | 申请日: | 2016-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8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华国 |
主分类号: | B66F9/12 | 分类号: | B66F9/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易朝晖 |
地址: | 524500 广东省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刮伤 叉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零部件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刮伤的叉车叉 杆。
背景技术
现有叉车叉杆都为长方型条状双叉,在叉起卷圈圆型线材时,叉边方角 较易刮伤线材内圈表面造成伤痕报废,且钢卷类货物是港口及货场装卸的主 要钢材货种之一,其中硅钢、镀锌卷板、家电板等精品钢的钢卷是钢卷货物 中对运输要求较高的货种。叉车具有移动灵活、装卸方便、适用范围广的优 点,是装卸钢卷类货物的常用设备。但是在使用中发现,由于钢卷的重量较 大,叉车的叉具在叉起钢卷后,叉具前部受到很大的弯曲力矩,往往会导致 叉具的根部受力过大造成根部断裂,不但影响了正常的装卸作业,增加了维 修时间和更换叉具的费用,同时翻倒的钢卷还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具有较 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改进叉车装卸钢卷类货物的叉具、保证安全装卸是十分 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刮伤的 叉车叉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刮伤的叉 车叉杆,包括安装架、叉杆箱、上挂扣和下挂扣;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上悬 挂杆和下悬挂杆,所述叉杆箱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叉杆箱中部设有圆柱形 通孔,所述叉杆主体通过圆柱形通孔安装在叉杆箱上,所述叉杆箱背部安装 有上挂扣和下挂扣,所述上挂扣悬挂在上悬挂杆上,所述下挂扣悬挂在下悬 挂杆上。
进一步,所述叉杆主体下底部与叉杆箱之间安装有三角助力块,且叉杆 主体前端设有锥形头。
进一步,所述叉杆主体外部套有橡胶套,所述叉杆主体内部安装有加强 筋,且加强筋共设置有六个。
进一步,所述上挂扣的宽度小于下挂扣的宽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刮伤的叉车叉杆,通过将传统的条形叉杆改为圆柱 形叉杆,且在叉杆主体外部安装有橡胶套,可以减小卷圈圆型线材损伤,叉 杆主体与叉杆箱通过圆柱形通孔连接,并通过加强筋加固,叉杆主体的杆体 内部的加强筋增加了叉杆主体的强度,叉杆主体能够承受弯曲应力能力大大 增加,避免了在叉装作业中叉杆根部的断裂,延长了叉具的使用寿命,减少 了叉具的维修费用和更换叉具的成本,同时使装卸作业更加安全,且结构简 单,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叉杆箱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叉杆箱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叉杆主体与叉杆箱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叉杆主体的竖向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叉杆主体的横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中:1-安装架;2-上悬挂杆;3-下悬挂杆;4-叉杆箱;5-叉杆 主体;6-三角助力块;7-圆柱形通孔;8-上挂扣;9-下挂扣;10-锥形头;11- 加强筋;12-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
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防刮伤的叉车叉杆,包括安装架1、叉杆 箱4、上挂扣8和下挂扣9;安装架1上安装有上悬挂杆2和下悬挂杆3,叉 杆箱4安装在安装架1上,叉杆箱4中部设有圆柱形通孔7,叉杆主体5通过 圆柱形通孔7安装在叉杆箱4上,叉杆箱4背部安装有上挂扣8和下挂扣9, 上挂扣8悬挂在上悬挂杆2上,下挂扣9悬挂在下悬挂杆3上,叉杆主体5 下底部与叉杆箱4之间安装有三角助力块6,且叉杆主体5前端设有锥形头 10,叉杆主体5外部套有橡胶套12,叉杆主体5内部安装有加强筋11,且加 强筋11共设置有六个,上挂扣8的宽度小于下挂扣9的宽度,通过将传统的 条形叉杆改为圆柱形叉杆,且在叉杆主体5外部安装有橡胶套12,可以减小 卷圈圆型线材损伤,叉杆主体5与叉杆箱4通过圆柱形通孔7连接,并通过 加强筋11加固,叉杆主体5的杆体内部的加强筋11增加了叉杆主体5的强 度,叉杆主体5能够承受弯曲应力能力大大增加,避免了在叉装作业中叉杆 主体5根部的断裂,延长了叉具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叉具的维修费用和更换 叉具的成本,同时使装卸作业更加安全,且结构简单,易于推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华国,未经李华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06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双重保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腔体耦合器中传输导体的收纳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