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松紧固螺母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2139.1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5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孙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凯 |
主分类号: | F16B37/00 | 分类号: | F16B37/00;F16B39/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3152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松紧 螺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中的螺母领域,尤其涉及应用在高频震动机械上的防松紧固螺母。
背景技术
锁紧螺母是对安装在被固定部件进行定位固定的部件,具备锁定机构,使之即使因被固定部件的振动、冲击在锁紧螺母与紧固面之间产生缝隙,也不会发生松动。但在高频震动的机械上面,比如塔吊机械、发动机、发电机、风力发电等机械设备上面,普通的锁紧螺母在高频振动作用下,也会慢慢的变松,甚至脱落。一旦发生松动或者脱落就会引发严重安全事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CN202883656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锁紧螺母,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上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母本体的左端设有与螺纹通孔同轴的圆盘,所述圆盘的左端面上均布有多个凸台。当旋紧锁紧螺母后,圆盘上的多个凸台会紧紧的压紧在被锁紧的零部件上,增加了锁紧螺母与被锁紧的零部件之间的摩擦力,因此该锁紧螺母具有较好的防止松动的功能。但是该种锁紧螺母存在如下缺陷:1、锁紧螺母需要比较大的气动机才能旋上锁紧,2、锁紧之后很难再退下来。3、锁紧螺母只能单次使用,拆卸之后,会将被固定部件的紧固面破坏,再次使用时会产生固定不牢的问题。
授权公告号:CN1107170C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另外一种防松螺母,其中的防松螺母是一具有轴向贯通的螺纹孔的螺母,其包括用于配合转动工具的工具安装部的上部形成同心螺纹孔螺旋的环状凸起部,所说的凸起部的外圆周面以一定的间隔设有多条纵槽,由此形成多个区段,所说的这些区段中,至少一个区段被径向向内加压变形而使所说的螺纹孔的直径缩小。上述技术方案虽然可以通过间隔设有多条纵槽来实现防松动的目的,这是这种螺母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作工艺简单、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同时借助普通工具可以实现锁紧固定的防松锁紧螺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松紧固螺母,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的内螺纹面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一活动锁块;所述活动锁块的侧面设有与螺纹本体的内螺纹相同的螺纹面;所述螺母本体的侧壁上设有内螺纹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贯穿至卡槽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常态下,可以作为普通的螺母使用,当要实现防松功能时,仅需要通过机米螺丝推动活动锁块向内收缩,实现螺母的纵向和横向锁紧双向锁紧。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2、由于螺丝本体与普通螺丝无异,通过普通工具即可实现防松动锁紧螺母的双向锁紧。3、锁紧之后,通过普通工具可以非常方便将其退出。4、不会破坏被固定部件的锁紧面,实现了锁紧螺母的多次重复使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调节孔正对应卡槽的中部。调节孔对应卡槽的中部,在通过机米螺丝推动活动锁块锁紧时,保证了受力的均匀性和锁紧之后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防松紧固螺母的立体图。
图2是防松紧固螺母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松紧固螺母,包括螺母本体1,所述螺母本体1的内螺纹面上设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内设有一活动锁块2;所述活动锁块2的侧面设有与螺纹本体的内螺纹相同的螺纹面;所述螺母本体1的侧壁上设有内螺纹的调节孔12;所述调节孔12贯穿至卡槽11处。所述调节孔12正对应卡槽11的中部。
工作原理及使用:在正常状态下,活动锁块在螺母本体的卡槽内,与螺母本体相互配合可以作为一个普通的锁紧螺母使用。当在一些特殊环境条件下使用时,首先用本实用新型的防松动锁紧螺母将被固定部件锁紧固定之后,通过螺纹的配合,横向锁紧。然后通过将机米螺丝旋如调节孔内,机米螺丝推动活动锁块向内收缩,这样就实现了螺丝本体对被固定部件的纵向锁紧,进而实现了防松锁紧螺母的纵向和横向的双向锁紧,提高了螺母的防松能力。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凯,未经孙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21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