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定位装置的预应力筋可拆除式内锚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3182.X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8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沈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永强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豪靖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装置 预应力 拆除 式内锚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主筋可拆除式预应力锚杆的内锚头,尤其是一种能确定内锚头与预应力筋相对位置的带定位装置的预应力筋可拆除式内锚头。
背景技术
预应力锚杆,作为建设工程中边坡加固的技术措施已被广泛应用,有些锚杆用于临时性加固,例如用于基坑围护中的锚杆,当地下室施工完成,锚杆就失去了作用。使用完成后的锚杆被永久性的废弃于地下,从而使锚杆成了暗藏于地下障碍物,成为以后地下工程施工的隐患。为此一种使用完成后将预应筋拆除的技术得以开发应用,通过拆除预应力筋,使得一定程度上清除了锚杆使用后留下的障碍。
内锚头与预应力筋的连接有工作和拆除两种状态:
1、工作状态:两者连接处于工作状态时,要求内锚头与预应力筋连接可靠,保证能承受足够的锚杆拉力,在使用中不会因连接拉力不足而使锚杆破坏;
2拆除状态:两者连接处于拆除状态时,要求内锚头与预应力筋在一定的拉力下实施分离,并保证这种分离可以在一定小的拉力条作下实现;
两种状态是通过改变预应力筋在内锚头中的位置来实现的;
这就需要有一种装置实现预应力筋在内锚头一端的定位,即保证在工作状态时预应力筋与内锚头连接可靠,保证要求拆除时预应力筋在内锚头中处于拆除状态,两种状态不能混淆。
现在的定位装置比较简陋,一定条件下可靠性较差,不能根据使用要求保证做到两种状态的转移,容易产生错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能使得预应力筋能有效固定在内锚头内,并在必要是能解除这种固定的带定位装置的预应力筋可拆除式内锚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带定位装置的预应力筋可拆除式内锚头,包括上接头、中接管、下接头和套管,由四者组装形成一个密封的腔体,所述的上接头与中接管的一端固定,在中接管的该端部通过夹片座设置有夹片,夹片沿径向作数片切开,夹片与夹片座的接触部分为圆锥形,夹片内有圆柱孔可与球头芯条对应,在夹片与上接头之间设置有压簧;所述的套管通过下接头与中接管的另一端连接,在中接管内通过挤压套固定有预应力筋,且在预应力筋内设有球头芯条,挤压套靠近下接头的端部设有环形槽,在环形槽内设有环形挡圈,环形挡圈的外侧固定在中接管与下接头之间的间隙内。这种结构的特点是通过环形挡圈的固定,保证预应力筋在内锚头内的位置,并避免预应力筋在内锚头内来回运动。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夹片内的圆柱孔与球头芯条接触的部分设有锥形孔,锥形孔靠近球头芯条的部分为较大与圆柱孔衔接的部分较小,且锥形孔较大部分的外径大于球头芯条的球头直径。通过锥形孔的设定,方便球头芯条能准确的进入到夹片的圆柱孔中。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环形挡圈中部设有预剪槽,所述的预剪槽的位置与挤压套和下接头之间的过渡间隙对应。通过预剪槽的设计,方便使用时能顺利的破坏环形挡圈。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带定位装置的预应力筋可拆除式内锚头,在预应力筋的挤压套上沿圆周切有环形槽,在环形槽上卡入环形挡圈,环形挡圈的外径大于挤压套外径,环形挡圈中大于挤压套外径部份嵌入中接管与下接头螺纹连接后的环形间隙内。采用这样的装置将预应力筋与内锚头的轴向位置固定,从而保证内锚头与预力筋的相对位置不会因施工、安装过程的活动而产生变化。锚杆使用时需进行预应力张拉,通过预应力张拉或锚杆工作时的拉力将环形挡圈沿挤压套外径作环形剪切,并切断,从而解除预应力筋与内锚头的定位。当锚杆使用完成,通过冲击或推进预应力筋,可以改变预应力筋在内锚头中的位置,使作为应力筋的钢绞线与内锚头的连接从工作状态转移到拆除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接头01、夹片02、球头芯条03、中接管04、挤压套05、环形挡圈06、下接头07、预应力筋08、套管0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里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永强,未经沈永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31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频对置轻式打桩机
- 下一篇:中掘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