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烟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3320.4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6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成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成聪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陈炳炎 |
地址: | 3258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烟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烟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油烟或烟雾的处理,基本都是通过风扇翻转,对有害气体进行吸收,引导它们进行定向的排放,比如厨房用的油烟机,这样的排油烟的方式,无法对油烟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油烟大量吸附在油烟机内,风扇上,对油烟机的卫生状况和使用使用寿命造成很大的影响,清洗起来很不方便,排出室外的油烟对空气的污染也很严重,而且,油烟会使厨房内的室温升高,让处于厨房内的人很不舒服;对烟雾烟尘的处理也存在类似弊端;同时,目前国内的油烟机主要在家庭厨房内使用,对于街道上的饭店小吃店并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烟处理装置,能有效净化油烟或烟雾等不良空气,使装置机体结构保持清洁,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还能减少热气排放,降低室温,适应于多种场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烟处理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进烟板,所述进烟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进烟孔;所述机壳内平行设置有若干层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进烟板对应设置,且所述滤网的面积不小于所述进烟孔的分布面积;所述若干层滤网的一侧对应设有至少一根长度与所述滤网的长度相适配的喷管,所述喷管的管壁上分布有若干喷孔;所述机壳设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与所述喷管的位置相对,即所述储水槽与所述喷管分别位于所述滤网的两侧;所述机壳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机壳内设有排风扇,所述排风扇连接有电机,所述排风扇朝向所述进烟板,所述排风扇与所述排气管对应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进烟板倾斜设置,所述进烟板的上端朝外,下端朝内;所述喷管对应位于所述滤网的上侧,所述储水槽对应位于所述滤网的下侧。
作为优选,所述储水槽连接有导油管,所述导油管连接有净油桶。
作为优选,所述净油桶内设有油水分离装置,所述喷管连接所述净油桶。
作为优选,所述滤网有四层,所述喷管的根数为两根,每两层滤网的上方对应分布有一根喷管。
作为优选,所述两根喷管上方共同设有U型罩,所述喷管的喷孔朝向所述U型罩;U型罩的长度与喷管的长度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中的油烟处理装置,可安装于厨房内,用作厨房油烟吸收处理,往喷管中通水,使水喷撒到滤网上,并沿滤网滑落至储水槽中,电机开启后,排风扇启动,将油烟从进烟板中吸入,油烟进过多层湿润滤网的吸收和过滤作用,大量的油污和烟尘颗粒被吸附,使油烟得到了净化,不会粘附在机壳内壁或排风扇上,使整个抽油烟处理装置保持干净,提高它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从排气管中放出的尾气也干净了,大大降低了对空气的污染,同时,水在净化吸收油烟的同时,还起到了降低室温的作用,改善了厨房的作业环境,且能适用于多种规格的场所;如用在其他场合,比如吸烟室,厂房内,也能有类似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说明。
一种油烟处理装置,包括机壳1,机壳1包括倾斜设置的进烟板2,进烟板2的上端朝外,下端朝内,进烟板2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进烟孔;机壳1内平行设置有四层滤网3,滤网3与进烟板2对应设置,且滤网3的面积不小于进烟孔的分布面积;每两层滤网3的上方对应设有一根喷管4,喷管4的下管壁上分布有若干喷孔,两根喷管4上方共同设有U型罩10,喷管4的喷孔朝向所述U型罩10,喷管4的长度与滤网3的长度相适配,U型罩10的长度与喷管4的长度相适配;机壳1的下端设有储水槽5,储水槽5的位置与四层滤网3的下端相对应;机壳1连接有排气管6,机壳1内设有排风扇7,排风扇7连接有电机,排风扇7朝向进烟板2,排风扇7与排气管6对应设置。为能均匀,有效的吸收、过滤油烟,滤网3的层数和喷管4的根数可根据抽油烟机的规格和实际情况需要进行调整。
进烟板2倾斜设置,能使整个装置结构更加合理,利用水的循环利用,制作成本低,滤网3通过水进行过滤也更加容易。喷管4先向U型罩10喷水,再让水沿U型罩10向下撒落,这样的出水方式更柔顺,更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成聪,未经吴成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33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