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带吸盘的市政道路警示路障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5865.9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8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少峰 |
主分类号: | E01F9/688 | 分类号: | E01F9/688;E01F9/6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吸盘 市政道路 警示 路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障,具体是一种新型带吸盘的市政道路警示路障。
背景技术
现在道路施工中,经常会使用路障来对施工现场进行边界限定,但是在现有的路障中,功能太过简单,多数的路障的锥体表面涂油反光漆,在夜间此类产品本身无法发光,它必须由车灯打亮后,光经由反射后才能起到警示的作用,因此这种方式有很多局限性;目前的路障,遇到大风,容易被吹倒,工作人员不时的就需要去整理路障,这样非常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带吸盘的市政道路警示路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带吸盘的市政道路警示路障,包括拉环、灯罩、警示灯、第一本体、第二本体、第三本体、底座、开关按钮、荧光条、太阳能光板、蓄电池和吸盘;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灯罩;所述灯罩内设有警示灯;所述灯罩上方设有拉环;所述蓄电池位于第一本体内部;所述蓄电池为充电式蓄电池;所述第一本体位于第二本体内部;所述第二本体位于第三本体内部;所述第一本体能够在第二本体内部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在第三本体内部上下移动;所述拉环用于拉出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和第三本体表面上设有荧光条;所述第三本体的表面上设有太阳能光板;所述太阳能光板通过导线连接在蓄电池上;所述第三本体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四个吸盘;所述吸盘用于将底座吸附在地面上;所述开关按钮位于底座的左侧;所述开关按钮用于控制警示灯的开启和关闭;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依次连接有警示灯和开关按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灯罩由透明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警示灯为LED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有警示灯,能够在夜间给过往车辆起到提醒和警示的作用;底座设有吸盘,能够将路障固定在底面上,解决了路障容易倾倒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伸缩,大大的减少了运输空间和储存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带吸盘的市政道路警示路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型带吸盘的市政道路警示路障中底座的仰视图。
图中:1-拉环,2-灯罩,3-警示灯,4-第一本体,5-第二本体,6-第三本体,7-底座,8-开关按钮,9-荧光条,10-太阳能光板,11-蓄电池,12-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新型带吸盘的市政道路警示路障,包括拉环1、灯罩2、警示灯3、第一本体4、第二本体5、第三本体6、底座7、开关按钮8、荧光条9、太阳能光板10、蓄电池11和吸盘12;所述第一本体4上设有灯罩2;所述灯罩2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灯罩2内设有警示灯3;所述警示灯3为LED灯;所述灯罩2上方设有拉环1;所述蓄电池11位于第一本体4内部;所述蓄电池11为充电式蓄电池;所述第一本体4位于第二本体5内部;所述第二本体位5于第三本体内部6;所述第一本体4能够在第二本体5内部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本体5能够在第三本体6内部上下移动;所述拉环1用于拉出第一本体4和第二本体5;所述第二本体5和第三本体6表面上设有荧光条9;所述荧光条9和警示灯3能够在夜间给过往车辆起到提醒和警示的作用;所述第三本体6的表面上设有太阳能光板10;所述太阳能光板10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11内;所述太阳能光板10通过导线连接在蓄电池11上;所述第三本体6底部设有底座7;所述底座7上设有四个吸盘12;所述吸盘12用于将底座7吸附在地面上,防止风将路障吹倒;所述开关按钮8位于底座7的左侧;所述开关按钮8用于控制警示灯3的开启和关闭;所述蓄电池11通过导线依次连接有警示灯3和开关按钮8。
工作时,首先通过吸盘12将底座7固定在地面上,再通过拉环1将第一本体4和第二本体5拉出即可;如果在夜间,按下开关按钮8,打开警示灯3即可。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少峰,未经吴少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58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路事故用电子隔离柱
- 下一篇:一种智能道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