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指纹解锁U盘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8030.9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4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志鹏 |
主分类号: | G06F21/79 | 分类号: | G06F21/79;G06F21/32;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纹 解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盘,具体涉及一种指纹解锁U盘。
背景技术
U盘,是一种使用USB接口的无需物理驱动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动存储产品,通过USB接口与电脑连接,实现即插即用,U盘连接到电脑的USB接口后,U盘的资料可与电脑交换是移动存储设备之一,现有技术中,由于U盘体积较小,在使用时容易丢失,当U盘丢失后,U盘里面所保存的文件也随之丢失,使得文件保密性差,安全防护性差,若U盘内存储有高度机密文件,则会对使用者造成较大的损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针对上述问题,特设计本实用新型加以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U盘内的文件泄露,并且具有自动删除文件功能,防护效果好,保密性能佳,适用于中度机密文件工作者和IT工作者的指纹解锁U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指纹解锁U盘,包括U盘本体,U盘本体上设有指纹扫描仪,U盘本体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内置控制系统、电池和存储设备,压力传感器和指纹扫描仪连接内置控制系统,内置控制系统连接存储设备,存储设备上设有保护电路。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采用充电电池。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存储设备与保护电路进行串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指纹扫描仪能够对使用者指纹进行扫描,U盘本体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压力大小,通过设置保护电路、指纹扫描仪和压力传感器,能够有效防止U盘内的文件泄露,并且具有自动删除文件功能,防护效果好,保密性能佳,适用于中度机密文件工作者和IT工作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原理框图。
图中:1-U盘本体、2-指纹扫描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一种指纹解锁U盘,包括U盘本体1,U盘本体1上设有指纹扫描仪2,U盘本体1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内置控制系统、电池和存储设备,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压力,电池采用充电电池,电池用于供电,压力传感器和指纹扫描仪2连接内置控制系统,内置控制系统用于控制U盘的锁定和存储设备的短路,内置控制系统连接存储设备,存储设备上设有保护电路,存储设备与保护电路进行串联。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U盘本体1上设有指纹扫描仪2,通过指纹扫描仪2能够对使用者指纹进行扫描,U盘本体1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压力大小,当U盘在正常工作状态时,U盘是锁定状态,当需要使用U盘时,使用者通过指纹扫描仪2验证指纹,指纹验证成功则U盘通过内置控制系统解锁,能够对U盘内的存储设备进行操作,当解锁后通过内置控制系统能够对解锁指纹进行设置,当U盘处于非正常状态下,指纹验证失败达到一定次数后,U盘通过内置控制系统进行永久锁定,并启动保护电路,使得存储设备短路自毁,从而自动删除存储设备内的所有文件,通过官方网站记录下指纹多次验证失败的IP地址,方便失主进行找回,当使用者妄图强行取出存储设备而对U盘进行暴力措施时,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信号,并发送信号至存储设备,同样使得保护电路启动,将存储设备短路进行自毁,将存储设备内的文件删除,用户能够在官方网站设置常用IP地址和联系电话,方便U盘的找回,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保护电路、指纹扫描仪和压力传感器,能够有效防止U盘内的文件泄露,并且具有自动删除文件功能,防护效果好,保密性能佳,适用于中度机密文件工作者和IT工作者。
您好,本实用新型对于内置控制系统的具体部件组成和功能作用描述的尚不清楚,为了本专利更好的授权,烦请补充完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志鹏,未经吴志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80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RFID智能扫描通道
- 下一篇:一种安全认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