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化金属弹簧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0662.9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6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吕建刚;宋彬;郭世杰;郭劭琰;赵正龙;吕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建刚 |
主分类号: | B60C19/00 | 分类号: | B60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金属 弹簧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块化金属弹簧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是在各种轮式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部件,其安装在轮毂上,直接与路面接触。轮胎的主要功能是:支承整车;缓和由路面传来的冲击力;通过轮胎与路面存在的附着作用,保证车辆的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除空气作用力和重力外,其它影响轮式车辆运动的力和力矩都通过轮胎与地面的相互作用产生。
作为轮式军用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轮胎不但要满足上述基本功能,还要保证轮胎能够承受异物穿刺、弹片侵彻以及高低温作用,能够适应复杂和苛刻的战场使用环境。
目前,军用轮式车辆普遍采用充气式橡胶轮胎,其中,部分战斗车辆采用内支撑型充气式橡胶轮胎。由于橡胶的材料特性,橡胶轮胎的抗破坏能力较弱,难以抵御地面尖锐物穿刺或轻武器袭击;车辆在高速行驶时,橡胶轮胎存在驻波现象,容易发生爆胎;在高温和低温极限环境下,橡胶轮胎性能指标下降显著;充气式橡胶轮胎漏气后,车辆继续行驶的距离较近,影响军用车辆的战场机动性。同时,在充气式橡胶轮胎的外胎出现破损情况时,必须更换整个外胎,维修昂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金属弹簧轮胎,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充气式橡胶轮胎的外胎出现破损必须整体更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金属弹簧轮胎,包括轮毂、胎体,胎体与轮毂的外周面连接,胎体由多块金属弹性模块拼接而成。
进一步地,弹性模块包括外胎体、下支撑体和内支撑体,下支撑体的第一端与外胎体连接,下支撑体的第二端与轮毂可拆卸地连接,内支撑体设置于外胎体和下支撑体的内部,内支撑体的第一端与外胎体之间设置有间隙,内支撑体的第二端与下支撑体连接。
进一步地,弹性模块包括外胎体、下支撑体和内支撑体,外胎体与下支撑体为一体成型结构,下支撑体与轮毂可拆卸地连接,内支撑体设置于外胎体和下支撑体的内部,内支撑体的第一端与外胎体之间设置有间隙,内支撑体的第二端与下支撑体连接。
进一步地,外胎体的外周面设置为凹凸花纹结构。
进一步地,外胎体和下支撑体的两侧为镂空结构。
进一步地,内支撑体为拱形结构的弹片,内支撑体的拱形一侧朝向外胎体。
进一步地,外胎体的刚度小于内支撑体的刚度。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轮毂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胎体,胎体由多块金属弹性模块拼接而成,因而当其中的某一个金属模块出现破损时,只需要对其中破损的金属模块进行维修和更换即可,而不必整个胎体,从而降低了维修成本,减少了维修耗材。同时,由于胎体由多块金属弹性模块拼接而成,因而胎体能够方便地进行组装和拆卸,并且由于胎体为金属材质,将其应用于军用车辆时,可以有效地提高军用车辆的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有效避免橡胶轮胎刺穿、爆胎现象,也可应用于航天车辆。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金属弹簧轮胎还具有耐高低温能力强,环境污染小、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和实用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金属弹簧轮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金属弹簧轮胎的一个弹性模块与轮毂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弹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轮毂;20、胎体;30、弹性模块;31、外胎体;32、下支撑体;33、内支撑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充气式橡胶轮胎的外胎出现破损必须整体更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金属弹簧轮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建刚,未经吕建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06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流台车用牵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驱动中桥后盖回油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