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火母线槽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1897.X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9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章成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电盟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5/06 | 分类号: | H02G5/06;H02G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火 母线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耐火母线槽。
背景技术
现代高层建筑和大型的车间需要巨大的电能,而面对这庞大负荷所需成百上千安培的强大电流就要选用安全可靠的传导设备。母线槽是一个高效输送电流的配电装置,尤其适应了越来越高的建筑物和大规模工厂经济合理配线的需要。
但是,母线槽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由于母线槽之间的集速布置通常会产生较大的热量,母线槽的散热问题也是一直以来困扰母线槽研发人员的一个大难题,如果母线槽不具备必要的散热性能,一旦母线槽中的母排所产生的高温不能及时散去,就很可能带来防火安全隐患。
针对这个问题,在公告号为CN201868811U名称为《耐火母线槽》的中国专利中,揭示了一种采用在母线槽本体中填充耐火材料的方式,来解决由于母排过热可能导致的防火安全隐患的问题。
但是采用这种方式,由于母排在母线槽本体内处于密封的环境中,产生的热量并不会减少,并且耐火材料和母排铜片之间的膨胀系数不同,非常容易导致母排铜片与耐火材料之间由于膨胀系数不同导致的胀裂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耐火母线槽内的耐火材料和母排铜片之间由于膨胀系数不同引起的胀裂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耐火母线槽,包括母线槽本体、母排,所述母排由若干片间隔设置且贯穿母线槽本体的铜片组成,所述母线槽本体由两片侧板和盖在所述侧板的上下两端的盖板组成,由侧板和盖板形成的空间中填充有耐火材料,所述母排的铜片与耐火材料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层。
通过上述方案,当母线槽在工作的时候,处于母线槽本体内的母排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将传递给填充在母线槽本体内的耐火材料中,从而会使得铜片和耐火材料均受热膨胀,而当母线槽停止工作时,母排将停止发热直到恢复到常温,此时铜片和耐火材料也将随之恢复原状,在这过程中由于在铜片和耐火材料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层,由铜片和耐火材料产生的膨胀量都可以由弹性缓冲层得到过渡抵消,不会和现有技术中一样直接由铜片和耐火材料接触从而出现胀裂的问题。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耐火材料为环氧树脂。
通过上述方案,选择环氧树脂为耐火材料不但具有密实、抗水、抗渗漏好、强度高等特点,同时具有附着力强、常温操作、施工简便等良好的工艺性,而且价格适中。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耐火材料设有若干沿着母线槽本体的长度方向穿通的第一散热孔。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在耐火材料上且沿着母线槽本体的长度方向穿通的第一散热孔,由母排的铜牌产生的热量传导到耐火材料之后,可以及时的通过第一散热孔排除,且又能够不影响母排之间的耐火效果。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铜片的表面包覆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于弹性缓冲层和铜片之间。
通过上述方案,进一步的增加了铜片之间的绝缘效果,增加了母排的使用稳定性。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侧板向外凸设有多片由上至下均匀间隔的散热片,每一所述散热片相对侧板的另一端面处均设置有多个向侧板方向延伸且向散热片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的第二散热孔。
通过上述方案,可以通过设置在两个侧板上向外凸起的散热片,母线槽本体内部由母排的铜片产生的热量传递到耐火材料之后,除了一部分由第一散热孔散发之外,另一部分可以通过散热片及时的散发,增加了散热效率;并且,在散热片上还设置了多个间隔设置且开设方向为散热片的端部向侧板的第二散热孔,也即,第二散热孔的孔深方向为散热片的宽度方向,从而大幅度的增加了散热片的表面积,也即大幅度的增加了散热片的散热效率,为母线槽内的母排产生的热量得到了快速的散发渠道,增加了母排和母线槽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盖板的相对面处均设置有压紧块,所述压紧块的向对面处均设置有用于卡设母排的铜片的卡片槽。
通过上述方案,由于母排由多个间隔设置的铜片组成,且在使用的时候必须相互之间间隔不能接触,否则极有可能产生短路或互相之间的电磁影响,通过设置在盖板相对面处也即母排的上下两端的压紧块,且将铜片的上下两端卡入卡片槽内,实现了铜片在母线槽内的定位,保证了母排的铜片互相之间的间隔设置效果。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铜片与压紧块的卡片槽接触端设为圆角,相应的所述卡片槽的端部也设为圆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电盟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电盟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18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接头
- 下一篇:一种起重量限制器的控制器排线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