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浆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2273.X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6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焦红江;何龙海;朱增良;姚国强;刘起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伟江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蒋剑明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拉浆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拉动了工业链产业的发展,工业产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从而促使各地的制造工厂越来越多,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电池生产制造业的影响也十分巨大,各种设备越来越多样化,移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通信产品不断的更新换代,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发展趋势是轻量化和方便移动,因此,为设备提供电源的移动电池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市场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如何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前提下也保证电池产品的质量成为企业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电池的生产制造领域中,需要对电池极片进行湿浆极片拉片处理,电池极片在拉片处理过程中一般需要通过相应的模具进行处理,然后再进入高温炉进行烤干处理。传统的电池极片拉浆模具的输出端内部为平面,当电池极片通过模具时,内部为平面会刮到电池极片表面,这样很容易造成厚度不均匀,而如果输出端内部为中空的结构时,电池极片在通过时容易发生走位偏移,造成重力不稳定,这样往往会使电池极片在拉力拉片过程发生弯曲变形或断裂,导致报废,影响生产进度与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拉浆模具,用于电池极片拉片处理,有效的提高了电池极片的生产质量,降低报废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拉浆模具,用于对电池极片进行拉片处理,包括:模具定位板、活动设于所述模具定位板上的第一极片厚度调整刮板及第二极片厚度调整刮板、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极片厚度调整刮板与第二极片厚度调整刮板之间间距的刮板间距调整装置;
所述模具定位板上开设有极片定位通槽,所述极片定位通槽内侧设有多个极片定位齿;
所述模具定位板的底面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极片定位杆及转动安装有极片带动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模具定位板上开设有定位螺丝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刮板间距调整装置为距离调节丝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极片定位杆与所述极片带动滚轮相互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极片厚度调整刮板的一端为倾斜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极片厚度调整刮板的一端为倾斜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拉浆模具,通过设置极片定位齿,从而防止了电池极片在拉片时发生位置偏移,使电池极片厚度均匀,不易发生弯曲,保证了电池极片的性能;
2、本实用新型的拉浆模具,通过设置第一极片厚度调整刮板与第二极片厚度调整刮板之间的间距,从而保证电池极片在拉片出料时的厚度,由此保证了电池极片重量,从而减少了电池极片断裂的情况,大大的降低了报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拉浆模具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拉浆模具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拉浆模具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拉浆模具10的俯视图,一种拉浆模具10,用于对电池极片20进行拉片处理,包括:模具定位板100、活动设于模具定位板上的第一极片厚度调整刮板200及第二极片厚度调整刮板300、用于调整第一极片厚度调整刮板200与第二极片厚度调整刮板300之间间距的刮板间距调整装置400。
模具定位板100上开设有极片定位通槽110,极片定位通槽110内侧设有多个极片定位齿111,模具定位板100上还开设有定位螺丝孔120。通过定位螺丝孔120将模具定位板100固定安装在相应的治具上进行生产工作。
如图2所示,模具定位板100的底面安装有支撑架130,支撑架130上固定安装有极片定位杆140及转动安装有极片带动滚轮150。
当电池极片20湿浆后进行拉片时,电池极片20通过极片带动滚轮150进行传送并穿过极片定位通槽110。极片定位通槽110内侧设有多个极片定位齿111,极片定位齿111的作用在于,防止电池极片20在拉片传送过程中发生位移偏移,保证了电池极片20不会出现一边厚度厚一边厚度薄的情况,由此很好的控制了电池极片20的弯曲度,大大降低了不良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伟江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伟江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22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