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手机的无线射频能量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2319.8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5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思含;甄煜婷;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思含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手机 无线 射频 能量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能量收集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基于手机已有的NFC模块进行充电的射频能量收集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作为重要的移动终端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频繁,包括语音及视频通话、应用软件及多媒体操作等,在此过程中,手机电池容量不足的问题凸显。NFC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近场通信技术越来越多的被主流手机厂商采用,主要用作短距离数据通信和身份识别。通常的无线充电装置采用专用的线圈或贴片微带天线进行电磁耦合,破坏了手机原有的结构,且存在电磁兼容性问题,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基于手机已有的NFC电磁耦合线圈作为能量输入来源,结合低通滤波器、倍压整流电路和稳压电路实现NFC电磁能量的收集,从而为手机电池充电。该结构不破坏手机原有结构,结构简单,不存在高频电磁兼容性问题,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手机的无线射频能量充电装置,包括手机内置的NFC电磁耦合线圈、低通滤波器、倍压整流模块、稳压电路模块和充电电池;
所述NFC电磁耦合线圈作为能量输入来源,NFC电磁耦合线圈谐振中心频率13.56MHz,能够实现10cm范围电磁波的能量收集;
NFC电磁耦合线圈与低通滤波器连接;
低通滤波器与倍压整流模块连接;
倍压整流模块与稳压电路模块连接;
稳压电路模块与充电电池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基于手机已有的NFC电磁耦合线圈作为能量的输入来源,结合低通滤波器、倍压整流电路和稳压电路实现NFC电磁能量的收集,从而为手机电池充电。该结构不破坏手机原有结构,结构简单,不存在高频电磁兼容性问题,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2.倍压整流电路前端设置LC振荡电路实现高频弱信号的初步升压,后端采用多个二极管进行多级增压,该结构无需主动开关,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倍压整流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手机的无线射频能量充电装置,包括手机内置的NFC电磁耦合线圈、低通滤波器、倍压整流模块、稳压电路模块和充电电池;
所述NFC电磁耦合线圈作为能量输入来源,NFC电磁耦合线圈谐振中心频率13.56MHz,能够实现10cm范围电磁波的能量收集;
NFC电磁耦合线圈与低通滤波器连接;
低通滤波器与倍压整流模块连接;
倍压整流模块与稳压电路模块连接;
稳压电路模块与充电电池连接。
倍压整流模块包括LC振荡回路,LC振荡回路由电容C和电感L组成。
倍压整流模块的交流信号一输入端通过限流电阻R与第五电容C相连,交流信号另一输入端与电感L相连;
交流信号输入端和电感L的公共端与第一二极管D1正极和第三电容器C3公共端相连;
电阻R和第五电容C的公共端与第一电容器C1相连;第一电容器C1与第一二极管D1负极、第二二极管D2正极和第二电容器C2相连;
第三电容器C3与第二二极管D2负极、第三二极管D3正极及第四电容器C4相连;
第二电容器C2与第三二极管D3负极、第四二极管D4正极及第四电容器C4相连。
实施例
倍压整流模块中电阻R为电流限制电阻,电容C和电感L组成振荡回路,在交变信号周期过程中,实现信号幅值的初步升压。信号幅值达到开启幅值(如0.7V),实现二极管的单向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思含,未经朱思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23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