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插座联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2522.5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5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吴立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华港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20 | 分类号: | H01H9/20;H01H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插座 联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柜部件,特别涉及一种二次插座联锁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电气柜中,二次插座联锁机构主要用于控制二次线板不动作,例如公开号为CN20346610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模块化开关柜的航空插座联锁装置,包括一个固定座,固定座中设置有一个支撑轴,支撑轴上套设有一个转动支架,转动支架上沿支撑轴的径向设置有一个延长臂和一个连锁杆,固定座中设置有直槽,连锁杆穿过直槽,转动支架与固定座之间连接有一个弹簧,弹簧作用在转动支架上并将连锁杆偏置在直槽的一端。转动支架上连接有航空插座动触头限位装置。固定座设置在模块化开关柜的主开关模块隔室内,动触头未插入到位时,弹簧将延长臂偏置到主开关模块的行程中,阻挡主开关模块到位;主开关模块到位后,连锁杆限制动触头拔出。本实用新型可在航空插座装置尚未完成连接时防止主开关模块推入,并可防止在主开关模块位于工作位置时动触头被意外拔出。
其中固定座上是简单的设置有通孔,在将其固定到柜体上时需要通过螺栓和螺母来实现,这样的安装方式部件安装麻烦,故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安装方便的二次插座联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二次插座联锁机构,包括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处设有拉铆螺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拉铆螺母外壁设有防松结构,所述防松结构包括凸出拉铆螺母外壁的凸棱。
通过在安装孔处设置拉铆螺母,故在安装时只需螺钉螺纹螺旋转装入使得插座本体固定在柜体上,安装更加简便,另外插座本体是通过拉铆螺母与螺钉螺纹连接抵触,故稳定性更加显著,不易出现晃动的情况,另外通过凸棱这样的防松结构,在将拉铆螺母装到插座本体的安装孔内时,凸棱可以卡在安装孔内壁内,拉铆螺母与插座本体直接的连接更加稳固,避免拉铆螺母松脱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凸棱为条状且沿轴向设置,所述凸棱且绕圆周均匀分布。
条状凸棱沿轴向设置,故其能够起到很好的周向限位防松作用,避免螺钉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拉铆螺母随着同时转动的情况出现,更加便于螺钉的安装,均匀分布的凸棱使得各个方向都能实现限位防松,防松限位效果更加显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凸棱为弧形且绕圆周均匀分布。
弧形的凸棱不止能够在周向上起到限位防松作用,同时在轴向同样具有限位防止拉铆螺母脱出的情况出现,限位防松效果的更加全面,且凸棱同样是绕圆周均匀分布,使得各个方向都能实现限位防松,防松限位效果更加显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凸棱的截面为三角形。
截面为三角形的凸棱其具有尖锐的棱边,故在转入拉铆螺母时,该棱边能够更加轻易的卡入安装孔内壁,使得拉铆螺母的安装更加省力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凸棱的端部设有倾斜的导入面。
导入面的设置能够起到引导的作用,在装拉铆螺母时倾斜的导入面最低端先进入安装孔内,再逐渐进入,避免凸棱端部的初始厚度使得卡住无法进入安装孔内的情况出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拉铆螺母一端设有凸边,所述凸边与插座本体贴合的表面设有单向卡齿,所述卡齿绕圆周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单向卡齿的方向与螺钉旋出的方向相反。
在装入拉铆螺母后,凸边与插座本体贴合,首先凸边能够起到轴向限位作用,避免拧入螺钉时带动拉铆螺母同样轴向运动情况,另外单向卡齿的设置能够起到周向限位作用,且单向卡齿的方向与螺钉旋出的方向相反,避免螺钉旋出时带动拉铆螺母也转动脱出的情况,其能够与前面的凸棱组合起到多重周向限位作用,限位防脱效果更加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二次插座联锁机构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二次插座联锁机构中拉铆螺母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是二次插座联锁机构中拉铆螺母第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4是二次插座联锁机构中拉铆螺母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5是二次插座联锁机构中拉铆螺母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插座本体;2、安装孔;3、拉铆螺母;4、凸棱;5、凸边;6、单向卡齿;7、导入面;8、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华港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华港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25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第二射线管/检测器修补的CT成像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抗病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