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面发光的LED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2772.9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5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旭;申崇渝;傅希全;王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美芯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led 封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封装结构,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三面发光的LED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器的发展,轻薄化、微型化越来越受到业界及消费者的欢迎。目前,由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制作而成的薄膜式显示器已经被成功制造。但受制于制作成本及技术成熟度,距离市场化还需要经历数年的努力。
传统的LED是将芯片(chip)、荧光粉、金线、封装胶等材料封装在一定尺寸的支架内,由于材料及结构设计限制,显示器中背光模组(BLU)部件中主要光学器件之一,导光板(LGP:LightGuidePlate)的厚度必须设计大于1.4mm。
随着LED技术的发展,已有更小的封装LED形式被研发出来,即CSP技术。但由于CSP属于五面发光器件,不能直接应用在显示器背光模组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三面发光的LED封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三面发光的LE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面发光的LED封装结构包含一发光芯片,所述的发光芯片的上方设有一表面封装胶,所述的发光芯片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遮光条,所述的表面封装胶与所述的遮光条构成一对发光窗口。
一种采用如前述中所述的三面发光的LED封装结构的LED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面发光的LED封装结构呈线性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三面发光的LED封装结构具有以下优点:发光芯片发出的光线从表面封装胶的顶部和两侧透出,形成三面出光,导光板的光源线性得到有效增强,有效防止了导光板的侧漏光,能直接应用在显示器背光模组中,效果明显,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面发光的LED封装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此时为俯视视角;
图2为图1中的三面发光的LED封装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此时为剖视视角;
其中,
1、LED封装结构;2、发光芯片;3、发光窗口;4、遮光条;5、表面封装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2所示,该三面发光的LED封装结构1包含一发光芯片2,该发光芯片2的上方设有一表面封装胶5,该发光芯片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遮光条4,该表面封装胶5与该遮光条4构成一对发光窗口3。
使用者可以利用该LED封装结构1得到LED阵列,这些LED封装结构1呈线性分布,从而得到线性光源。使用者也可以根据需要利用该LED封装结构1得到其他不同的光源。
使用时,如图1和图2所示,发光芯片2发出的光线从表面封装胶5的顶部和两侧透出,形成三面出光,导光板的光源线性得到有效增强,有效防止了导光板的侧漏光,能直接应用在显示器背光模组中,效果明显,实用性强。
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美芯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易美芯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27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