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电动葫芦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4262.5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6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叶余波;曾锦荣;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八达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30 | 分类号: | B66D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薛辉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电动葫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葫芦。
背景技术
电动葫芦一般为双挂钩或双挂环设计,使用时双挂钩或双挂环要挂接安装在固定横梁上,固定横梁在很多场合没有配置,这就给电动葫芦的使用安装带来不便,电动葫芦的使用安装受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的便携式电动葫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的:
便携式电动葫芦,包括上挂钩和下吊钩,上挂钩连接在葫芦外壳的顶部,下吊钩连接在带绳的末端,带绳绕接在绳筒上,其特征在于:上挂钩只设有一个,其安装中心与电动葫芦重心在同一垂直线上,绳筒上的带绳经导向轮导向后,带绳末端的走向也与电动葫芦重心在同一垂直线上。
导向轮设有两个,两个导向轮在绳筒的下方垂直于绳筒设置,第一导向轮与绳筒之间设有导绳筒,导绳筒平行于绳筒设置,导绳筒将绳筒上的带绳引到第一导向轮的绳槽中心方向。
导绳筒与绳筒等宽设计,导绳筒为中间大两端收缩的锥形筒体。
导向轮的旁侧设有挡杆防止带绳脱离导向轮的绳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上挂钩只设一个并且其安装中心与电动葫芦重心在同一垂直线上,然后通过导向轮的导向来控制带绳末端走向使下吊钩的安装中心也与电动葫芦重心在同一垂直线上,这样一来,通过单一挂钩就可实现电动葫芦的挂接安装,并保证电动葫芦的正常使用,不受限于固定横梁的配置,这就给电动葫芦的使用安装带来很大的方便,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有关细节和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动葫芦,包括上挂钩2和下吊钩10,上挂钩2连接在葫芦外壳3的顶部,下吊钩10连接在带绳5的末端51,带绳5绕接在绳筒4上,绳筒4与葫芦电机1同轴设置,两者之间通过齿轮减速传动;上挂钩2只设有一个,其安装中心与电动葫芦重心在同一垂直线上,绳筒4上的带绳5经导向轮导向后,带绳末端51的走向也与电动葫芦重心在同一垂直线上,即通过导向轮的导向来控制带绳末端51走向使下吊钩10的安装中心也与电动葫芦重心在同一垂直线上。导向轮设有第一导向轮7和第二导向轮9两个,两个导向轮在绳筒4的下方垂直于绳筒4设置,第一导向轮7的旁侧设有挡杆8防止带绳5脱离第一导向轮7的绳槽,第一导向轮7与绳筒4之间设有导绳筒6,导绳筒6平行于绳筒4设置,导绳筒6将绳筒4上的带绳5引到第一导向轮7的绳槽中心方向,导绳筒6与绳筒4等宽设计,导绳筒6为中间大两端收缩的锥形筒体。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动葫芦,上挂钩2只设一个,通过单一挂钩就可实现电动葫芦的挂接安装,并保证电动葫芦的正常使用,不受限于固定横梁的配置,给电动葫芦的使用安装带来很大的方便,结构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八达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八达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42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利于排绳的托辊装置
- 下一篇:工程车无线遥控电动绞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