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逃生管的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4313.4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0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叶勇;于元章;张波;陈清松;苏志刚;蒲坚;戴晓日;李伟权;齐宏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南粤交通揭惠高速公路管理中心;山东科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张雯 |
地址: | 51532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逃生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一种逃生管的组合结构,属于逃生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矿下或隧道的掘进过程中需要跟进铺设好逃生管道。逃生管道的连接一般采用相邻管道通过铁链相连的方式进行柔性连接。逃生管道的铺设常常需要跨过一些如坑洞或沟壑这样的凹陷区域,若连接点恰在凹陷区域时或单根逃生管道的跨度不足时;现有的这种柔性连接方式,存在连接不稳定的问题,增加管内行动难度,减小事故发生时的逃生几率。
现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逃生管道均为约3米/根的直管通过柔性结构连接而成,管路两端各有一个出(入)口,如果此出(入)口被破坏,势必会影响到隧道内施工人员的逃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逃生管的组合结构,1)可保持逃生管连接后挺直的逃生管的组合结构;2)提供一种三通管,将其接入逃生管道,增加管道的出(入)口个数,提高事故发生时的逃生几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逃生管的组合结构,包括多根相连的逃生管、刚性管及三通管,其特征在于:其中2~4根相邻逃生管的至少一端设有连接部,逃生管的连接部外套接有刚性管,逃生管与刚性管间设有相应的锁定部件;每5~20根逃生管之间设有一个三通管,三通管包括主管及支管,主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侧的逃生管。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在相邻的逃生管间进行刚性连接,使连接后的连接点保持足够的挺直,足以跨过一定距离。外套管的形式连接方便快捷,在套接后,利用锁定部件锁定,防止在外力作用下刚性管与逃生管脱离。在逃生管间增设三通管,增加管道的出(入)口个数,在事故发生时,可以从预备入口进入逃生管,减少拥堵,增加逃生几率。
所述的连接部包括设在逃生管端部的限位挡块和限位挡块外插入刚性管的插入端头。在逃生管上设置限位挡块,保证刚性管在两逃生管套上套入限定的距离,保证套接长度,防止一端套入过多,另一端套入过少。
所述的支管与主管连接的一端为马鞍形翻边,支管的马鞍形翻边与主管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固定。
所述的三通管主管的两个端口与逃生管连接,支管端口为预备入口。支管一端为马鞍形翻边,保证主管与支管之间的连接强度。
所述的限位挡块为设在逃生管外表面的一圈挡块。
所述的限位挡块为设在逃生管外表面的多块环形排布的凸出挡块。
所述的锁定部件为分设在刚性管和逃生管上的搭扣锁和搭扣锁勾。利用搭扣锁进行连接固定,锁紧和打开均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所述的连接部上还设有柔性挂钩,柔性挂钩上连接有连接链。设置柔性挂钩,以在需要时与其它逃生管间进行柔性连接。
所述的逃生管、刚性管和三通管的材质均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逃生管的组合结构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在相邻的逃生管间进行刚性连接,使连接后的连接点保持足够的挺直,足以跨过一定距离。在逃生管上设置限位挡块,保证刚性管在两逃生管套上套入限定的距离,保证套接长度,防止一端套入过多,另一端套入过少。外套管的形式连接方便快捷,在套接后,利用锁定部件锁定,防止在外力作用下刚性管与逃生管脱离。利用锁定部件进行连接固定,锁紧和打开均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本实用新型在逃生管间接入一种三通管,增加了逃生管道的出(入)口数量,在主管出(入)口被破坏或拥堵后,逃生人员仍可从三通支管顺利逃生。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逃生管进行跨坑洞或沟壑连接,安全、高效,保证逃生管通畅,减小管内行动难度,增加逃生出(入)口,提高事故发生时的逃生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逃生管的组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逃生管的组合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1、逃生管2、刚性管3、限位挡块4、搭扣锁5、加强护层6、连接链7、三通管8、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南粤交通揭惠高速公路管理中心;山东科力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南粤交通揭惠高速公路管理中心;山东科力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43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